渔夫与海:属于钟强彬的“海上拾光”
发表时间:2023-11-16 来源:海南文明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鳞次栉比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各项建设工作之中。其中,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活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海洋生态更是其中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是中华传统海洋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基础,由此生发的敬畏海洋、尊重海洋、保护海洋的传统生态意识与生态养护智慧,渗透于海洋资源管理、海洋习俗与信仰、海洋文学与民间艺术中,形成了海洋生态审美观念、海洋生态保护观念、海洋生态和谐观念。人类在改造和美化自然的实践中能够把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实践渗透和转化到环境上去,使环境、生态按照美的规律发展,这些应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和组成部分。

这一系列重要的指示为昌江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昌江人民提供了行动的指南。2021年,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指导的“渔船打捞垃圾”试点模式在昌化港口启动。如今,昌江通过成立“渔夫与海”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推广“渔船打捞垃圾”模式,构建多元共治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昌江渔民钟强彬成为了一个闪亮的标杆。他20年如一日,义务打捞海洋垃圾,为保护海洋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自愿行为,更是昌江地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一个缩影。钟强彬的自愿行为,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一、从1天到7300天——钟强彬的海上拾荒日记

天刚蒙蒙亮,钟强彬的渔船返航回港,渔船甲板上堆着许多渔获和垃圾。

“鱼是专门出海打的,垃圾是顺便捞上来的。”钟强彬所驾驶的渔船,编号是“琼昌渔30010”,这艘船于下午4时从昌化港出海,航行到约6海里的海域下网,凌晨起标收网,赶在天光大亮前回到码头。钟强彬是一名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的普通渔民,与祖祖辈辈一样,他靠海吃海,出海打鱼已有20年。然而,钟强彬在一次出海过程中遇到一只受伤的海龟,它被废弃的塑料网缠住脖子,留下了深深的勒痕。“我把它带上船,回到岸上找人帮忙救治。”钟强彬说。从此,他便坚定了义务打捞海上垃圾的决心。

“今天收获还行,卖了1000多元。但卖完鱼还不能回家,我们的工作还没做完。”上午9点,钟强彬的“琼昌渔30010”早已停靠码头,与渔获一起靠岸的,还有缠绕在渔网上的塑料垃圾,他和家人还需要额外花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清理,装入专用垃圾袋后,交给岸上的环卫工人进一步处理。

他的老搭档罗英兰和陶老英骑着工作用的三轮车,在码头已等候多时。这两位镇上的环卫工人,会接下钟强彬等渔民从渔网上清理下来的垃圾,分门别类做好登记,把信息填入表格,再将垃圾转运到垃圾处理站。

“登记好件数、重量,可以给他们算积分的”“渔民都有写着自己名字和船号的专用袋,不会记混”……陶老英话音刚落,罗英兰拿出了一叠登记表,表格上需要填写日期、渔船号等,还要区分塑料垃圾、其他垃圾。在塑料垃圾一栏,细分了塑料瓶、塑料泡沫等16个品类。

“像这艘‘琼昌渔00211号’,前天从渔网上清理出54件塑料垃圾。”罗英兰随手翻到登记表的一页,在表格上面,塑料瓶一栏用圆珠笔画着1个“正”和一杠,塑料碎片一栏则写着9个“正”字,一次性餐盒一栏则画着三笔。“大家清理上来的垃圾中,塑料相对多一些。”罗英兰说。

钟强彬说,以前大家出海有时也会将捞上来的垃圾带回岸上,“但并不会分类,也没有统一处理。现在不一样了,垃圾有去处了。”每次出海只在船上留一半的空间装鱼,剩下的一半空间,他要用来装在海上打捞的各种垃圾,这个习惯,他已经足足坚持了20年。如今钟强彬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海上卫士”“海洋美容师”,还荣获国家生态环境部和中央文明办联合颁发的2023年“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

二、从1艘到90余艘——新时代“渔夫与海”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孵化

2021年,昌江黎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昌化镇打造“渔夫与海”志愿服务项目,并成立“海上环卫”志愿服务队,鼓励渔民主动参与到无塑海洋行动中。昌江昌化渔港也成为“无塑海洋行动——渔船打捞垃圾”试点全省首批示范渔港。随着“渔夫与海”志愿服务项目的启动,昌化镇开启了“渔船打捞垃圾”试点工作。

钟强彬与生活在这片海岸线上的300余名渔民一样,成为“渔夫与海”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渔民出海时既捕鱼又“捕垃圾”,成为绿色环保的新时代“海洋猎人”,让海洋垃圾上岸并有了“新归宿”。

通过把打捞到渔网中的塑料垃圾带回港口处理,建立海洋垃圾去存量的“渔民—渔船—渔港—塑料回收利用”社会自愿治理体系,成为海南全省禁塑的积极探索,实现了海南垃圾治理从陆地到岸边再延伸到海里的全空间覆盖。

站在渔船边,钟强彬翻着手机找到几张他和几个渔民参加环保讲座的照片。“这是去年6月世界海洋日我和一位渔民到海南大学演讲时拍的。我们给大学生们讲自己出海捕鱼和打捞垃圾的故事,他们很感兴趣,还不停给我们点赞。”钟强彬举着手机,海边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他的脸上,话语里充满了骄傲。

三、从昌江到中国再到世界——精神文明典范项目模式从试点到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不仅仅是昌江渔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从刚开始时,昌江昌化渔港只有一艘渔船参与“渔船打捞垃圾”试点工作,到如今已激励全省400多艘渔船加入,覆盖海南3个市县、5个港口,逐步构建了全省海洋塑料污染多元共治体系。昌江咸田、海尾示范渔港近来相继揭牌,标志着“无塑海洋”行动在昌江由落地生根走向开花结果。海南昌江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创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辐射和影响渐行渐远。

但昌江的海洋保护行动没有止步,需要全民参与和全民治理。试点项目通过积分兑换商品、邀请渔民参加演讲活动、主流媒体主动跟进报道等方式提高大家的认同感,目的是把最能有效减少海洋垃圾的渔民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探索适合本土的工作方法和机制,推动形成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海洋垃圾治理模式。

文明的标准是什么?这或许难以形容,但钟强彬身上折射出的正是昌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2023年7月,“感动昌江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县工人文化宫隆重举行,年过四旬的渔民钟强彬,从没想过自己会靠“捡海洋垃圾”走上感动昌江的舞台。渔民出海捕鱼,是为了生计,可钟强彬每次出海只在船上留一半的空间装鱼,剩下的一半空间,他用来装载自己从海上打捞的各种垃圾。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如今,在钟强彬的带动下,更多的渔民加入到渔船打捞垃圾的队伍,为昌江的“无塑海洋”行动贡献力量。“渔船打捞垃圾”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渔民在保护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的同时,获得更大的自我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

海洋垃圾“上岸”的故事连绵不绝,在拒绝“白色污染”的背景下,“渔夫与海”的新故事,正在发生。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