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国仲事迹
今年94岁的符国仲老先生是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宋六村人,在家排行第三,当地群众亲切地尊称他为“三公”,在乡村小学执教32 年,于1980年退休,退休后的符老念念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多年来他热心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广泛发动亲人为文教镇教育事业慷慨解囊,累计捐资1千多万元。

今年94岁的符国仲老先生是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宋六村人,在家排行第三,当地群众亲切地尊称他为“三公”。在乡村小学执教32 年,于1980年退休,退休后的符老念念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多年来他热心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广泛发动亲人为文教镇教育事业慷慨解囊,累计捐资1千多万元。符老福泽桑梓的感人事迹在家乡传为美谈,他的精神品质、行为与感染力堪称助人为乐的典范。

一、改善教学环境,真切关怀师生

宋六小学创办于1958年秋,当时没有固定校址、校舍,仅借用原宋六部队旧营房上课。1992年秋,符老看到他曾经从教过的宋六小学校舍已破陋不堪,校园窄小且杂草丛生,连一块像样的黑板和一间师生方便的厕所都没有,他同热心教育的其他六人一起,成立建校筹委会,发动群众捐款购买原来解放军部队的大楼当固定校址,作为筹委会成员的符老还动员家族成员捐资3.5万元。此外,符老亲自带领宋六村十多位干部前往建校较好的其他小学参观学习,又出资带领当年宋六小学校长远赴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找到亲人并诉说家乡教育的现状,而后他又挨家挨户发动乡亲,在老人家的精神感召下,一位位爱国爱乡的海外赤子纷纷慷慨解囊注资助学,仅一个月时间又筹集到320万元,同时宋六村干部和群众无偿划拨土地30亩。有了资金和土地,符老和大家一起开始校舍改造工程。仅几年时间,宋六小学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重修装修以及新建教室、宿舍、凉亭、图书馆、洗手间、文化长廊、操场等场所累计4600余平方米。2002年、2012年宋六小学先后两年荣获全省校容校貌二等奖。

二、关心教育慈善,创立基金会

2006年,为了家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他再次动员其十几位亲属凝聚爱心,注资700万元创办“符国成教育慈善基金会”。筹措资金以胞弟符国成为主,具体工作由符国仲操办。基金初期主要用于建设宋六小学,开展奖教、奖学、助学和宋六地区孤寡老人生活补贴,包括每年给教师夏冬制服各一套、学生校服一套;每学期期终学区统考各班级学生学科总分成绩获前三名者、有关科任教师教学成绩显著者按照名次加倍奖励;“三好学生”以及优秀教师、班主任给予一定奖金;获重点名校文昌中学录取者,直至高中、大学一本,每年奖10000元。符国仲老先生动员全家以及各亲属的捐资支持,现基金会共筹措资金已超千万元,为家乡、社会总捐资 1200万元。除学校基建外,通过奖教、奖学、助学而受益的青少年共200多人。

三、关爱助学,帮助孤寡老人,持续奉献爱心

2016年在文昌市关工委关爱福利会设立“符国成·关爱助学”项目,共出资20万元资助考取大学的8名孤困生完成四年学业。此外还捐助文教镇教育慈善会100万元。在国家法定节假日,“符国成·关爱助学”基金会资助宋六地区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增强农村与学校文化生活。儿童节资助儿童游园活动;每年出资4万元为21名孤寡老人送温暖,重阳节邀请聚餐、发红包以暖老人心;教师节期间邀请村委会全体干部和教师参加会餐,以沟通思想、形成共识,保障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此外,还适当资助教师走出校门参观海南岛内外先进学校,实地听课取经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几年前,符老一接到海南省关工委“关于向贫困家庭少年儿童捐赠‘爱心书桌’的倡议书”后,当即决定捐赠 20 套。

虽然符国仲老师及其胞弟都是耄耋老人,但他们初心不改,于事业有成后,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慈善心回报社会。他常说:“我有较庞大的家族,全家30多人,我会教育好我的孩子、侄子及亲人们,鼓励他们在外办好实业,继续办实办大‘符国成教育慈善基金会’,为教育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躬身续教业、赤心报桑梓。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为家乡发展不遗余力,得到了社会的高度称赞。对于自己捐资助学、助人为乐的行为,符国仲说:“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一定要有文化,所以我就重视学校教育,想叫学生们多读书,为国家多出力,为人民多作贡献。”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