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热点
男子从台湾回到家乡陵水从医 下班后帮助残障人士恢复健康
发表时间:2017-9-4 来源:南海网

他从台湾回到家乡陵水从医,利用下班时间帮助残障人士恢复

患者看病钱不够他掏腰包先垫付

姓名:张运宁

身份及事迹:张运宁是陵水中医院中医、针灸主治医师,理疗医师。他是陵水人,在台湾从医多年,骨子里的乡愁把他从台湾带回陵水。从2011年10月到陵水中医院从医以来,多次受到医院和患者的嘉奖和赞赏,减轻甚至治好了不少中风、偏瘫的后遗症。张运宁曾当选2015陵水第二届优秀人才;参选全国“最美中医”合格候选人;2007-台湾首届杰出整复师;国际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暨国际保健手法大赛优胜奖;在中国针灸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南六省学术会议都取得相关的论文证书。

结束了一天的门诊,张运宁没有着急回家,而是收拾了一下针灸的工具,带上一些药品,准备到陵水养老服务中心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张运宁是陵水人,2011年10月,在外学习中医技术12年的他从台湾回到陵水中医院,也把先进的医术带回了县城,造福一方百姓。6年来,他认真研究科学医术,努力找到适合患者的最好治疗方法;他在下班后仍然坚持无偿帮助残障人士恢复;患者看病不够钱,他毫不犹豫地帮忙垫付。

南国都市报记者谭琦 文/图

下班后帮助残障人士恢复

完成了最后一个患者的针灸治疗,已经过了门诊的下班时间。张运宁拿着自己的出诊小包,赶往陵水养老服务中心,那里有许多孩子在等着他。陵水养老服务中心里住着一些因为中风或者脑瘫导致活动受阻、行动不便的人,许多脑瘫的孩子也住在里面,张运宁下班后常常到这里来,利用针灸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7岁的小林(化名)因为脑瘫而导致面部的功能障碍,活动性差,常常流口水不受控制。张运宁发现后,便利用中医的方法帮助他恢复治疗,2个多月的治疗后,大家都反映小林流口水的症状有些减轻,活动性也有所好转,小林的父母很感谢张运宁。

除此之外,张运宁还常常在下班后研究医学著作和看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对病症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帮助患者。”张运宁说,去年有一个59岁的患者因为车祸后导致面部神经瘫痪,嘴部歪曲、成天流眼泪、眼睛也无法闭上,困扰着他的生活。张运宁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传统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并没有好转,他花了好几个晚上查找医书资料,终于发现了治疗的好方法,最终患者也顺利恢复。

患者没钱看病,他先垫付

除了了得的医术,张运宁还因为拥有一颗“仁心”而被患者口口相传。

“医生,能不能少开一点药,我带的钱不够了。”这样的请求,张运宁时常可以听到。“有些患者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可能坐车就要坐半天,有些患者家庭实在是很困难,熬到很严重才来就医的。”张运宁说,不久前有个患者从吊罗山到医院来看病,付款时少了50元,拿着药单回来找张运宁减少一些药物。张运宁二话不说,拿出了50元递给患者,患者连声说感谢。

这样的“亏本生意”张运宁没少做,有时候医院里缺药,要到外面的药房购买,这时张运宁会自掏腰包为患者买回来。“大多数患者下次来复诊的时候还会带着钱来给我,这让我很感动。”张运宁说,几十元钱是小事,但耽误了身体的健康可就是大事了。

张运宁的微信里也都是病人的各类“求助”信息,“有时候一些小问题,患者发几张照片微信传给我,就能解决了,何必要多跑一趟呢。”张运宁的手机时不时就响起来,他收到患者的信息,总是第一时间回复,他的手机也变成了患者的热线。

从2013年开始,张运宁都要下乡义诊。“每年要去6次,基本上陵水的乡村我都跑了个遍。”张运宁说,乡村的医疗条件较差,他除了帮村民看病外,还向乡村推广了“三伏贴”,提高了乡村人民医疗保健水平。

“医者父母心,能看到患者恢复健康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张运宁说,每当看到患者满意的笑脸,就是自己工作的最大动力。

相关新闻
海南万宁“巩卫”创出幸福城

“路上不见了槟榔汁,街上没有了乱停乱放的车辆,干干净净,整洁有序。”6月24日中午,从外地归乡的大学生陈娜在离开万宁汽车站的那一刻,忍不住为家乡点个赞,“一个学期没见,家乡越来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