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图说文明
三亚:“十大工程”绘出民生幸福画卷
发表时间:2018-11-1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9月26日,三亚最偏远的村庄抱安村开通至育才光彩小学的公交线路。  记者 武威 摄

1.jpg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老百姓过日子最关注啥?无非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交通、菜价……每个词的背后,都折射出沉甸甸的“民生”二字。

  近年来,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北大附中三亚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三亚中学等知名学校相继落地,三亚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又上新台阶;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建成开诊,北大口腔医院、国康医院等知名医院加快建设,百姓“看病难”得到缓解;路网不断优化升级,三亚最偏远村庄开通公交,建设“公交都市”迈出一大步;三亚文体中心项目有序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日渐完善……

  一项项便民举措相继落地,一个个惠民工程加速推进,三亚民生改革成果惠及百姓。民生幸福,成为三亚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发展惠民 | 提升百姓获得感

  10月28日,夜幕降临,三亚鹿回头滨河公园一片热闹景象。望着璀璨的城市夜景,年近八旬的市民容开宏偶尔会想起几十年前的三亚,感慨万千, “一个港口、一条解放路、一条红旗街,路上有一个电影院,一个菜市场,这就是老一辈人记忆中的三亚。”

  城市发展,民生为本。2017年,《三亚市幸福民生行动计划(2017-2021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发布,三亚通过“十大工程”、40项细化内容,直击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方位构筑民生保障体系。

  “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一吨水才1.65元,便宜又卫生。”在三亚天涯区桶井村村民符光明看来,结束“看天吃水”的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三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工程,让村民能“喝上水”“喝好水”。在农村饮水价格上,三亚实行政府定价和同城同价,并按照一定比例补贴,减轻百姓负担。目前,三亚近40%的自然村通了自来水,2020年底将实现全市农村供水全覆盖。

  对于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抱安村八旬老人蒋光辉而言,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村里开通了公交,进城方便了。不仅如此,三亚交通部门还推出乘坐公交车微信支付功能,出行更加便捷。近年来,三亚不断优化路网交通,着力打造“公交都市”,计划到2020年,在三亚市区出门500米内就有公交站,5分钟内即可换乘。

  大力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力推棚改安居,是三亚为民办的另一件实事。

  家住三亚同心家园一期小区的市民李少梅说,自己有道不尽的感谢。2008年,三亚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一期项目民生工程暨同心家园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李少梅一家符合条件,终于结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和李少梅一样,三亚已经有上万户家庭搬进了保障性住房。截至去年底,三亚共落实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44个,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77万余套,已经完成3.03万余套房源分配。

  如何以棚改为抓手,让利于民?三亚通过优化产业格局,改善人居环境,并规划建设棚改安置住房、引导村民转产转业等举措推进和谐拆迁。2018年三亚将推进38个安置区建设,计划完成棚户区5510户任务。

  “棚改是三亚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盘活低效存量土地,以国际水准规划项目与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为百姓谋求切实福利。”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回望几十年的变迁,三亚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一大批惠民举措相继落地,获得感、幸福感在三亚百姓间传递。

  补齐短板 | 增强百姓幸福感

  2017年,三亚接待过夜游客1831万人次,是1987年的130.8倍;旅游总收入406.2亿元,是1988年的606.3倍。一组数据,振奋人心,折射出三亚的快速成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由于起步晚、历史欠账多等因素,民生需求也呈现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存在底子差、人才少、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与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极不相称。教育与医疗这两块民生短板,也成为了近年来三亚重点发力的对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针对近年来,教学用地、设施等教育“硬件”不足,人才、管理等教育软件也缺乏保障,制约着三亚教育发展的现状,《计划》明确,把教育提升工程摆在幸福民生计划十大工程的首位,在2021年前,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35所,新建、扩建中小学校23所,新增学位3万余个,缓解三亚“入学难”等教育问题。

  三亚还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于去年设立三亚教育基金会,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助力三亚教育事业发展。截至目前,三亚教育基金会募集资金总额超1.75亿元。今年8月,三亚百余名高考优秀生、贫困学子收到了三亚教育基金会发放的奖励。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为引进来和留得住优质教师资源,三亚做了不少有益尝试。落实“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花真金白银向全国引进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今年10月,三亚发布《2018年三亚市引进“银发精英”教育人才工作实施方案》,在住房、工资等方面给以优惠,引进“银发精英”教育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也是三亚的目标之一。

  三亚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亚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22家,其中有18家综合医院、8家专科医院和3家中西医医院,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市区。“三级医院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基层医疗服务资源缺乏,居民就诊不便。”三亚市卫计委规划信息与科技教育科科长黄博介绍。

  对此,三亚出台《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大手笔、大力度推进建设发展。计划至2020年,构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规划综合医院19家、中医医院4家,专科医院21家,以及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卫生院35家,使三亚每千名常住人口床位数配置标准由目前的4.75张增为7.5张。

  推进医疗健康扶贫工作,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整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2204项,每年可减轻患者负担近800万元;启动“国奶扶贫工程”,贫困家庭婴幼儿每月可免费获1罐奶粉,直到孩子年满3周岁……近来,一系列务实举措相继实施的背后,洋溢的是三亚百姓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推新举措 | 让城市宜居宜游

  走进三亚乐天城农贸市场,跃入眼帘的是不同颜色:绿色范围代表是蔬菜区,蓝色范围则是海(水)产品区,红色范围是肉食区。“农贸市场没有改造升级前污水横流,偶尔还散发出阵阵恶臭。”摊主何爱花说,改造升级后在里面工作就是一种享受,“卖了那么多年的菜,还是现在最舒服!”

  既干净卫生又便利居民的农贸市场,是三亚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缩影。

  开通网格APP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社区内设置便民服务点,城管进市场、进小区全面监管……随着三亚深入推进“创文巩卫”,城市“颜值”越来越高,惠民“里子”越来越实。

  10月28日清晨,三亚鹿回头滨河公园内,草树丰茂,空气清新,不少市民在此晨练,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

  家住三亚市南边海路附近的居民张爱霞是鹿回头滨河公园的常客,说起这个公园,忍不住连连称赞。一年前的荒地蜕变成美丽公园,还串联起了游艇码头、滨海河道、城市街景等,鹿回头滨河公园成了市民游客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近年来,三亚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坚持环境优先、绿色发展,多举措呵护城乡环境,为市民营造舒心、宜居的环境。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人民幸福是三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5年,三亚为民生支出89.9亿元,增长18.4%;2016年,三亚为民生支出90.3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8%;2017年,三亚投入民生支出100.2亿元,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1%。一年更比一年厚的民生账本,体现出三亚浓浓的民生关怀,多项民生改革的成果惠及三亚市民,不断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7年,三亚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638元和14570元,是1987年的37.5倍和32.8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三亚的步伐越来越坚定。蓦然回首,三亚正以实干运笔,绘制“山好水好人好”的幸福民生画卷。(记者 徐慧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