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海南文化
三亚港老码头:三亚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发表时间:2018-11-2 来源:三亚日报

0.jpg

未来的三亚港规划效果图。

1.jpg

2016年9月,从鹿回头公园鸟瞰三亚港。


  三亚港位处三亚市中心东南面,古称临川港,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盐渔港,见证三亚由南海小渔村成长为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沧桑变迁。上世纪50年代,三亚港改为商港,担负起海南岛东部和南部海上客货运的主要任务。上世纪80年代,凭借优越的港区自然条件,三亚港逐渐发展成为集客运、货运、渔港及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中外游客印象中的三亚,碧海蓝天,无垠沙滩,浪涛声怡人。三亚港老码头之夜,海浪击打水泥码头的声音,吹着深秋温润的海风,椰树摇曳,灯火阑珊,美味佳肴,轻歌曼舞在身畔。

  2005年12月,随着三亚市政府启动客运、货运和渔港的“三港分离”工程,一些有着独特时代烙印的事物在人们的视野里渐行渐远,湮没于尘,这其中就包括曾书写下传奇篇章的三亚港老码头。2016年7月31日,随着三亚老渔港最后一批渔船抵达三亚崖州中心渔港,三亚港,这个百年老渔港正式告别渔业功能;2018年3月底,随着最后一拆的完成,这座昔日三港合一的老码头从此不复存在。接替它的,将是一个体现国际艺术海岸特色和展示功能的文化体验区,在这里,或兴建起歌剧院、音乐堂、艺术馆、历史博物馆,或建成海港公园,向世人展示一个全新的港湾风貌。

  追忆:

  百年老港历尽千帆见证三亚发展

  历史上,三亚与南洋各国通商历史悠久。三亚港因盛产石蟹和原盐,商贩常来此经商,宋元时期,该港口就已经成为琼岛南部重要通商港口。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崖州守军在三亚村设三亚分营,扎兵防海盗,临川港与海岛沿海各地通航贸易愈加频繁。明代以后,临川港不仅和琼岛各港贸易频繁,也与国内港口有商贸来往,互通有无。清雍正六年(1728年),临川港改称三亚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亚港设有盐商会馆,专销运三亚盐。各路商贩纷纷云集三亚港设点开铺,收销崖城土特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三亚港。1910年以后,三亚港开始辟有固定航线。日军侵琼后,1942年在三亚建军港,修建码头和仓库,并在海港附近建设机场企图长期霸占海南。日军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三亚港,港口设备均被盗卖,港口由此废置。

  解放后,三亚港恢复修建。1953年,三亚港改为商港后,担负海南岛东部和南部海上客货运的主要任务,三亚丰富的矿产、石砂和盐田资源通过三亚港源源不断地运出海岛。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三亚港成为我省南部主要枢纽港。过去十多年来吸引来自我省临高、儋州,广东电白、阳江、珠海,广西北海及港、澳、台渔船长期到此交易、补给、避风停靠。

  几代居住在水居巷的疍家老人见证这个三亚百年渔港的变迁,在他们印象里,三亚港海水清澈见底,船舶停放有序,如今却已成追忆。“一年到头,天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渔船货轮开进三亚港,小小的三亚港被挤得满满当当。遇到避风期,东西两河的河道里也都挤满了船。小一些的渔船,通过三亚大桥和潮见桥桥洞,在河道里排到市五中附近。”现年82岁的老渔民卢志安回忆起昔日的盛况。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三亚港古井的旁边,大人们打井水洗衣服洗菜,我们小孩就在井边洗澡。”疍家姑娘黎燕清回忆起与港口码头相伴成长的经历:“鱼市一开,我妈妈经常7天不回家,得一直在码头卖鱼!我和姐姐、弟弟就被托养在老师家。很多船回港时会带回一大船鱼,收鱼款都用大麻袋装。港口周围有很多露天歌舞厅,很多餐馆、旅店,还有溜冰场,从早到晚都是三亚最热闹的地方。”

  现今:

  因“三港分离”码头搬迁拆除

  以渔港、货港为主,兼具客运功能,在漫长的岁月里,三亚港默默承担着海南南部地区水运枢纽的重任,无问西东,包容沧桑。

  “近年来,由于不断进行围垦造地、城市排污及缺乏疏浚维护等原因,三亚河纳潮量减少,三亚港进港航道淤积严重,现有港口陆域狭小限制了港口的发展。”现年57岁的天涯区渔港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何太胜告诉三亚日报记者,由于渔港码头交易场地小,制冰、冷冻等生产工艺落后,安全隐患多,交易码头对周边水域污染严重;渔港避风水域小,渔船多,码头货运、渔业、客运长期相互干扰;渔船与游艇、游船的交叉穿行给海上交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随着三亚航运、旅游和渔业的快速发展,停靠在三亚港的船舶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地处三亚市区陆域面积狭小的三亚港港口不堪重负,渔民在此作业,货物在此集散,游客在此进出,导致城市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时代在更替,城市在发展。为解决港城发展相互制约、港区集散疏运不畅交通拥堵、各类船艇航行安全等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三亚在2005年启动了三亚港客运、货运和渔港“三港分离”工程,将货运港搬迁至距离城区约40公里的南山岬角,开辟建设南山港区,将渔港搬迁至崖州湾宁远河口西侧,建设崖州中心渔港,将三亚老港区的功能调整为以客运和海上旅游为主的客运港区,其客运功能搬迁到三亚凤凰岛国际客运港。

  2016年,随着三亚渔港全部搬迁到崖州中心渔港,“三港分离”的愿景得以真正实现。拆旧必然立新。2017年5月,三亚市政府决定实施“阳光海岸”棚改项目,对三亚港码头用地进行征收,并从2017年7月开始对三亚港区的建筑物实施整体拆除,旧有的痕迹彻底消失,曾经的辉煌永存记忆。

  未来:

  迎来美丽“蝶变”的国际化艺术海岸

  老码头上,旧时石堤仍在,凹凸而坚毅,承受着海水的冲刷,仍在诉说着鹿城千百年风雨沧桑。而新的三亚港港湾规划建设,已经蓄势待发。

  三亚日报记者在三亚湾“阳光海岸”棚改指挥部看到,该片区整体规划中,片区改造建设的整体性与高品质是两大基调。将规划建设形成三亚湾滨海生态休闲带、港务局文化艺术体验区、胜利路邮轮主题休闲区和四更园高端城市服务区这四个相连相依相得益彰的区域,主要功能包括:服务于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特别是国际邮轮母港和游艇港湾的世界级高端休闲娱乐、商业服务、旅游度假等功能;体现国际艺术海岸特色的文化体验和展示功能;体现国际旅游岛和精品城市建设品质,满足市民和游客需求的文化设施、生活配套、市政设施等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未来的三亚湾‘阳光海岸’,将成为以国际艺术海岸为特色的、面向全球的活力中心和南海门户‘凤凰海岸’。”“阳光海岸”棚改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详细规划还在制定中,但高起点、高水准、国家化视野是肯定的。对于三亚港老码头的规划定位,是一个体现国际艺术海岸特色和展示功能的文化体验区,在这里,也许将兴建起歌剧院、音乐堂、艺术馆、历史博物馆,或者海港公园,如凤凰涅槃,向世人展示一个全新的港湾风貌。

  今年上半年,与“阳光海岸”隔三亚港相望的天涯区南边海精品街区改造正式启动,将改造1091栋房屋,全方位提升南边海渔村整体风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承载片区。面对即将焕然一新的南边海渔村,居民们心里有期待,也有对于旧时渔村不舍的“乡愁”。数百年来,祖祖辈辈在这里打鱼、唱咸水歌、住疍家棚,还有那些老旧却布满疍家记忆的老巷,都早已刻进了居民们的生命历程和血液中。

  看着自己的族群文化逐渐地消逝,疍家后裔黎坚运感慨道:“只能说这个城市发展得太快了!”

  与黎坚运一样,许多居民们也都明白,不适应只是暂时的,一个更新更美的南边海渔村改造而出后,大家的生活必然将更为便利、舒适,而那些关于疍家记忆的文化历史精髓和渔村特色,仍将得以保留。南边海人依然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者 袁燕  黄世烽/文 翁叶俊/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