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海南文化
为盐而生莺歌海
发表时间:2018-12-17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莺歌海渔港。    王国权 摄

1.jpg

莺歌海民宿。  王国权 摄


  从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前往莺歌海镇,一路上尽是海的味道,道路两旁是砂质土壤,海的味道从北面的盐田飘来,南面不远处是广袤的大海,更不用说一路上随处可见的海鲜大排档,不断向路人彰显着“海”的骄傲。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莺歌海建村。那年,符氏葵礼公从琼山县沙上村携妻带子,迁徙到这里,以捕鱼为生,成为这片海湾的第一个主人。

  此后,莺歌海人的生产、生活乃至习俗文化,都与海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走入莺歌海镇这个滨海小镇,漫步海滩或是穿行小巷,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许多历史文化印迹。

  对港口与码头的渴望

  在莺歌海镇莺二社区的滨海大道上,可以看到一些渔船停靠在港湾里。迎着海风,莺二社区主任柯国建指向一片渔船停靠处,海南日报记者顺着方向望去,只见浪花起伏间露出一些石块。“过去的村庄就在那个地方,随着海水对海岸的侵蚀,村庄退到了现在这里。”柯国建说。

  莺歌海自清代以来就是渔业重地,先民们向海谋生。但是,多年来,这里一直没有建成渔港,只有一个小小的港湾供渔民们上下驳船,“没有渔港,渔船就没有一个家。”柯国建这样描述过去的情景。

  对港口与码头的渴望,是渔民对家的情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莺歌海的百姓曾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建港运动,最后建成了两个岸堤。但是没过多少年,因为多种原因,这两个岸堤现在已不复存在。

  2017年,莺歌海渔港及码头配套设施建成,渔港可以停泊600艘渔船。

  清光绪《崖州志》记载:“莺歌海湾,城西十百四十里,湾之上游,海滨有片石,长二十丈,宽丈余。上有石床,方八尺。床前列三石,形如礁,水注常满,俗称为‘酒杯石’。”

  在莺歌海海湾,退潮时可以看到绵延的礁岩沿岸分布、石面上青苔及红棕色海草遍布的美丽景观。礁岩上,覆盖着海蛎紫白斑驳的外壳,自然形成的石窝蓄满海水,清澈见底,可见其间生长的鹿角海花、太阳海葵、青色的石蟹和小鱼小虾,犹如一个袖珍的海底世界。

  “传说在清朝宣统年间,有一条大鲨鱼涨潮时在这片礁面穿游。直到退潮时,大鲨鱼还恋恋不舍地横卧在这个礁落中,后来当地人将这个礁落称为‘鲨鱼落’。”据莺歌海镇文史专家陈明发介绍,莺歌海海湾上有一段礁岩,那是锦绣龙虾群生活栖息的地方,莺歌海渔民称之为龙虾盘石。

  莺歌海人的开拓精神

  在莺歌海镇走访当地老渔民,许多古老的故事又重现眼前。过去,在海南岛西南部海面上,不少商人和渔民的船只经过,莺歌海这片海湾是这些过往船只避风和生活补给的中转点。莺歌海的先人们在这里搭盖茅草棚、挖水井,让讨生活的路人歇脚,还搭建了妈祖庙让渔民和商人敬拜、祈祷。

  渐渐地,周边村庄的村民们挑来农作物跟常年在海上捕鱼的渔民交换渔产品,商船也经常靠岸补给粮油、蔬菜、鱼肉等生活用品,莺歌海的人气逐渐上升,成为人来人往的贸易港湾。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莺歌海的王氏、陈氏、方氏商行为了拓宽海产品贸易市场,成功开辟了海上运输通道,形成了一条莺歌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北至八所、儋州、海口、北海、赤坎(湛江)、广州、香港,东至乐罗、崖城、清澜港。据了解,经后人不断完善,当年的“海口至海安、赤坎、安铺等地海上航线图”和“江门、北海、广州水程志录”目前整理成册。

  翻开《莺歌海志》,这些密密麻麻的线条呈现在人们面前,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远航途中的故事。这些珍贵资料,也见证了莺歌海人的商贸意识和开拓精神。

  莺歌海人漂泊在远离陆地的海上,少见人烟。每当在茫茫大海中遇到人时,即便是素不相识,渔民们都会十分高兴。“哪怕是遇上擦肩而过的船只,他们都会高喊起来,不断挥舞双手,以表致意。”据《莺歌海》杂志编委冯本超介绍。

  渔民们在海上作业时,常常会被海浪打湿衣服,加上海风吹拂凉气逼人,很多渔民为了防止感冒,几乎每天都要饮酒御寒,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饮酒的习惯。每次出海归来,很多渔民都会找几个久别的朋友畅饮几盅。

  红色文化与渔耕文化交织

  在莺歌海镇上,有一家以特色渔耕文化为主题,集摄影、骑行、音乐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宿客栈。客栈是一栋民房,民房外有一个小院,院里有小树、摇椅、贝壳、废弃的渔船,这是一家带着文艺气息的渔家小院。

  对渔民文化不熟悉的人,打造不出这样的客栈。果不其然,客栈主人叫王国权,他出生在渔民世家,对大海、渔船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些都承载着他的乡愁。“我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船上捕鱼,渔民文化已经刻在我的心里。”王国权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围绕渔业与大海,莺歌海形成了许多特色民俗,例如每年都要举行的开渔节。每年休渔期结束后,莺歌海人总会欢聚一堂,通过妈祖塑像巡游等方式祈求渔民出海平安、渔业丰收。

  “小时候,家里出海前都要举行祈福仪式,摆上烧鸭、烧鸡、果盘,最不可少的贡品是烧得外焦里嫩的猪头。大人们先在家里忙活一阵,告诉祖先自己要出海了,然后抬着贡品去妈祖庙,向妈祖祈求出海平安。”王国权说,向妈祖祈福后,大人们还要将贡品抬到船上,敬谢天地,然后将此前盖在船头的红布揭起,这才算大吉大利仪式完成。

  每年除夕夜,莺歌海渔民要“挂红礼”、 喝“同心酒”,先敬海神、龙王,再祈求妈祖保佑来年海景好、风平浪静。此外,还有诸如“照船礼”“祭船”“喊口彩”“敬鲨鲸”“祀海神”等风俗,这些已成为莺歌海人世代相传的记忆与民俗文化。

  莺歌海也是海南西南地区的革命老区,莺歌海的热血儿女们留下了不少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他们为莺歌海的蓝色海洋文化注入了红色基因。

  “1926年,莺歌海渔民协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反渔霸、反压迫的斗争。1930年成立的中共莺歌海党支部,是崖西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之一。”据陈明发介绍,抗日战争时期,莺歌海地区相继成立了抗日救亡会、妇救会、青年抗日救国会、抗日游击队等组织,琼崖革命的领导者、先驱者刘秋菊、陈垂斌、史丹、林克泽和叶云夫等都曾在莺歌海留下足迹。

  今天,在莺歌海这片土地上,当地居民们依然口口相传着“红五连”、抗日游击队、海上通线、“妇救会十八姐妹”、“甘嫂一家”、“一门四烈”等感人的红色革命故事。 (记者 梁君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