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诚信建设
2017年我省水务系统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项水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8-1-23 来源:海南日报

  日前,在红岭灌区海口琼山区大坡镇田心村段渡槽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加紧施工。灌区设计线路总长约518公里,涉及6个市县。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1.48亿元,占总投资的71.9%,主体工程有望于明年底具备试通水条件。 张水木 摄

  潺潺清水流进千家万户,润泽百姓心田;条条渠道通向田间地头,灌溉希望田野。兴水、治水是国家民生基础工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奠基石。

  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省水务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水务工作决策部署,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勠力同心,真抓实干,推动各项水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规划引领 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在《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引领下,编制完成水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以及19个专项规划和12个专题。《海南省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由省政府印发实施。全年落实全口径水务投资94.8亿元,完成85.4亿元,其中完成水利投资40亿元,城乡供排水投资45.4亿元。

  加紧建设水网重点工程。完成红岭灌区工程、南渡江引水工程年度投资任务,开工建设三亚市北部山区饮水安全工程、新春水库工程、松涛灌区西干渠乐园至春江水库补水段续建配套工程等一批水网规划项目,推进迈湾、天角潭水利枢纽重大项目送审报批,开展琼西北供水工程、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三大江河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扎实推进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大广坝灌区田间工程,开工建设红岭灌区田间工程,稳步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恢复)灌溉面积5.3万亩。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23万亩。在中部贫困市县建设83座山塘和一批小灌区工程,加快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民生水务基础日趋完善。建设城镇供水管网370公里,新增供水规模为23万立方米/日,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5.1%,圆满完成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文昌卫星发射等重大供水保障任务。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89处,8.51万农村人口,含1.33万贫困人口受益。全面启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实施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半数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已投入运营。

  逐步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完成27宗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建设任务,实施三亚茅彭、临高潭牛、海口岭后等2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海口、东方、乐东、白沙等9个市县小型水库防浪(护)墙,有效提高江河水库防灾减灾能力。

  人水和谐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划定江河湖库生态空间红线。依托省域“多规合一”,划定省级38条河流生态水系廊道,水生态红线2650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生态红线总面积11535平方公里的23%。将水生态空间功能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水安全保障引导区,纳入全省生态红线统一管控。陵水、琼中两县积极开展跨区域水生态补偿探索。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取得实效。加快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布用水定额地方标准,启动7个市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节水型单位以及重点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均超过80%。推进国家名录5个重要水源地达标建设,完成琼海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验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在国家年度考核中获得良好。

  城镇内河湖治理取得新进展。64个水体已全面开工治理,17条完成工程措施,35个监测断面达标,达标率从治理前4.3%提高到55%。开展新一轮城市污水管网“截流并网、提高负荷”专项行动,新建污水配套管网235公里,完成生活污水直排口截流1024个。建设三亚市东岸湿地公园、屯昌县城区2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城镇内河水循环能力进一步提高。

  水土流失防治力度不断加大。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明确了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开展11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治理面积115平方公里。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3014公顷。启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系统,实现“图斑精细化”管理,开展“天地一体化”监管试点。海口市美舍河作为贯穿城区南北的重要水生态景观廊道,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依托法治

  着力增强水务行业能力

  逐步筑牢依法行政基础。修订《海南省经济特区水条例》,废止《海南省取水许可制度若干规定》和《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取消《海南省河道采砂现场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完成河长制工作规定、水文工作规定等4个立法前期调研工作,列入2018年立法计划。

  全面推进水务综合执法,开展执法行动4454次,出动执法人员23400人次,查处或取缔非法采砂点440处,销毁非法采砂船397只、抽砂浮台346处,扣押车辆238辆,治安拘留37人、刑事拘留13人、公安机关立案15起。

  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等专项治理行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全面夯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巡查、稽察、督查112批次,隐患整改率95.5%,水利行业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在全省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中获得总分第一名。

  水务科技交流得到提升。建立“候鸟”专家库,搭建“候鸟”工作平台,多名“候鸟”专家投身海南水务建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84篇,编印《海南水务》2期。以水利、供排水、水资源、水保4个学(协)会为依托,开展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逐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改革驱动

  创新水务发展体制机制

  全面推进河长制取得阶段性成果。河长制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四个到位”全面落实。一是省、市、县、乡四级工作方案全部出台。二是河长制组织体系已经建立,全省共设立河长1743名,河道管护员2164名,竖立河长公示牌4808块。三是省、市县6项配套制度全部出台,《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四是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机制基本建立,市县建立河长制工作完成省级验收。河长制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投入使用,河湖“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已经启动。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印发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绩效评价办法,在4市县开展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市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方案全部完成编制,9个市县批复实施。水务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大力推广EPC等总承包建设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务项目建设。海口市采用PPP整治美舍河,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小山塘工程及一批小型病险水库、水土保持项目采用EPC模式建设,成效明显。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在18个市县建立完善水务工程项目分级质量监督机制,规范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平行检测工作,推行项目法人第三方检测。继续健全完善水务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将14家违规单位列入诚信“黑名单”。

  水务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全省水务系统党员干部不断强化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以优良作风推进水务工作。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把主体责任的强烈信号传达到每一级党组织、每一个“第一责任人”,全面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在各类刊物和网站上发布水务信息1871条,水务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加大。联合河海大学、同济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办管理干部能力提升、供排水设施建设PPP实务操作、水政执法等各类培训31班次,2300余人参训。

  2018年,全省水务系统要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思路,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深化水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海南水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推动海南水务事业实现新跨越。(本版策划、撰文/孙小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