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海南文化
以闽南方言崖州“客话”演绎 崖州民歌:传唱琼南六百年
发表时间:2018-12-3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张远来在整理歌本。  陈行飞 摄

1.jpg

年青一代向长辈学唱崖州民歌的场面,其乐融融。     陈行飞 摄

2.jpg

酸豆树下,村民们唱起崖州民歌。    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3.jpg

崖州民歌“歌封”。 陈行飞 摄

编者按

  崖州民歌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生动有趣,曲调悠扬流畅,蕴含本地社会民情、经济生活、文学艺术等诸多信息,是研究古崖州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活化石”,解析琼崖文化的“信源密码”。

  本期《海南周刊》邀约三亚籍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教授陈光良先生,从起源及流传、题材与创作、曲调和特色等方面,述评崖州民歌的历史源流、题材类型和音乐风格。

  崖州民歌系明清以来,大陆汉族移民迁徙定居古崖州沿海一带村落之后,用汉语闽南方言崖州“客话”咏唱或改编创作,并以手抄本方式记录和传唱,歌词生动押韵,曲调和谐通畅,群众喜爱传唱,至今仍然在三亚市和乐东黎族自治县城乡开展传承活动的民间歌谣。

  A

  起源及流传 闽南方言演变的“活化石”

  汉族移民操闽南方言崖州“客话”人口较大批量迁徙琼西南沿海一带从明朝开始。南宋人周辉写作《清波杂志》,抄录吉阳军(古崖州区划建置于北宋政和七年,即1117年,改崖州为吉阳军)知军周公式在任职期间写的二封家书,其中谈到周氏到任后见到吉阳军辖地街市人口状况,家书写道:“抵郡,止茅茨散处数十家,境内止三百八户,无市井。”从这则资料可见,至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吉阳军辖地治所附近仅有几十间茅屋,略去黎族人口未计,境内(古崖州地区)居住的汉族人口380户,如以每户5人计约2000人。这些汉族人口主要是讲“迈话”(一种汉语混合方言)的士民家眷和零散分布的务农、讨海、经商的大陆各路移民,其时汉语闽南方言崖州“客话”尚未形成民间通用语言。

  据古籍文献与族谱资料所载,福建移民迁徙琼西自明代兴起,到清代中叶达到高潮。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地狭人稠,战乱饥疫不断,人们为求生路,成群结伙乘搭海船,或迁移台湾创业,或来到海南谋生。乾隆初年,清廷发布“勅开垦琼州荒地令”,“召民开垦”。据中山大学司徒尚纪教授估算:“本岛人口从康熙时四十万增加到嘉庆时一百五十万人,几乎增长三倍。这样就造成了劳动力与耕地两者结合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复杂情况。”其时从闽南来的移民以农工渔民为多,由于琼东地区南渡江、万泉河流域可开垦的荒地有限,移民们上岛之后多沿西南海岸线寻找谋生创业的机遇,并以族缘、地缘为纽带,形成互相接济的聚居地(如在山脚荒坡形成以姓氏命名的“老罗坡”移民村落)。因为福建移民迁徙上岛落籍定居的时间空间有别,所以,汉语闽南方言先后演变为海南次方言“琼文话”、“崖州客话”等片块状分布现象,使琼东、琼西南两地居民日常交际使用的闽方言在发音、语调方面产生差异,形成“琼东人爱唱琼戏,琼南人喜唱土歌(崖州民歌)”的文化现象。

  崖州地区沿海一带,长期以来因沙壤土瘠干旱,稻作不易,人丁不旺。但由于明末以后番薯的广泛种植,给持续不断的闽南移民提供了垦荒中首选的作物,较好地解决了吃饭问题。他们自从迁徙到崖州沿海地区之后,或筑陂造田、开荒垦植,或农耕牧海、经商贩运,繁衍生息,推动崖州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崖州民歌就是在明清时代由闽南陆续迁徙到崖州地区谋生创业的民众,在生产生活中用闽南方言崖州“客话”咏唱、创作并流行传播的民间歌谣,发源及流行至今六百余年。

  崖州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抒发感情、娱乐邻里的土韵乡音。诚然,原始的崖州民歌谁也未曾听过,是哪位先民在何年何处唱出第一首土歌已无从考证。或许正如崖州民歌省级传承人张远来的推论:崖州民歌起源于崖州客话方言人群在日常对话中那些比喻有趣、形容生动的“顺口溜”。也许是老百姓生活中几句耐人寻味且押韵上口的对话佳词、或令人感悟的谚语偶句,缘于某位音色美、气息足的帅哥靓女,亮嗓放声咏唱出来,接而众人模仿学唱并传播而成。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从近代搜集整理出版或手抄本所见到的崖州民歌,字里行间还能体会先民开发琼崖时的喜怒哀乐,依稀之中也能看见祖辈生产生活时留存的音容笑貌。

  崖州民歌创作和传唱不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还有宽阔的流行地域。考察古崖州“客话”方言人口的分布乡村,除了崖城西界“西六里”之外,还有三亚里(临川)、桶井、马岭、西岛,崖城治所西界还有保平、港门、头灶、镇海、长山、梅东、梅西、角头等传统村落。这些村落的民众历来都积极热情地参与崖州民歌的创作和传唱,同样有优秀作品传世,民众对民歌由衷喜爱,深入人心,蔚然成风,经久不衰,近代以来甚至传播到邻近的黎族村落及崖州区域之外。

  1972年初夏,笔者曾陪同来自重庆的音乐家乘船渡海到西岛渔村采风,体会到海岛渔村群众非常喜爱崖州民歌,男女老少对名作段句耳熟能详,随口咏唱。我们在采集原生态民歌的过程中,常常被歌手们那种全身心投入、充满真情实感的歌唱所感动。

  综上所述,崖州民歌根源于古代崖州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是长期经过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崖州传统民歌在歌者即兴创作中演唱,在民众传唱的过程中流传,优秀作品在传唱过程又经过民间艺人继续加工润色,成为无数歌者智慧的结晶,其进程是缓慢的、自发的。它优美中和的音调旋律产生并传唱、编创出来的好作品被民众接受并流行,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进程。

  学界、坊间有人将崖州民歌产生的时代推溯至宋代、认为崖州民歌发源地为“崖州西六里”,民歌成果归功于某些“文人墨客”,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B

  题材与创作 解析琼崖文化的“信源密码”

  民歌归属于民族、民间音乐体裁,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民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流行性和传承性的特性。崖州民歌是古崖州地区闽南“客话”民众在社会生活中滋润心灵,涵养精神的文化精品,体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审美需求。

  民歌者,民间歌谣也。传统崖州民歌的作者应是当地的民众,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思想感情而创作,表达歌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因其源于生产生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歌迷在欣赏传唱的过程感同身受,也自发参与创作或加工润色,提高歌谣的艺术品位。

  清代乃至民国以来,崖州地区耕读传家,兴学重教,有的书生秀才或民间文人雅士,为了显露文才,选择经典名篇中的将相名贤、才子佳人传奇故事,或直接将大陆已流行的长篇弹词曲艺作品,改编成本地土歌唱本“歌封”(又称“歌牌”,缘于手抄本封面装订一层帆布或厚牛皮纸以利保存)传播,因悲欢离合的人物故事情节及其曲折生动的命运遭遇引人入胜,大家互相传抄、传唱,尤其在崖西一带愈成风习,提升了传统土歌的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扩大长篇民歌的影响力,推动民歌的发展。

  笔者的故乡三亚市梅山乡村,多年来民间流传一部长篇“歌封”《昭君和番》(陈云渡编著)。据乡亲回忆及我少年所见,每当有识字者借到《昭君歌》开唱的时候,歌迷互相报讯,趁早收工吃饭,搬来自家板凳,围坐在歌者庭院恭候。只见海棠油灯下,歌唱者手捧歌本,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听众时而嘘声叹惜,时而轻声伴唱,月朗风清,本该曲终人散,然而听众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场。乡村里至今仍有不少老人虽不识字,但可以大段成篇地背诵咏唱《昭君歌》。由此可见,优秀民歌在崖州地区(包括今三亚市和乐东县)民间流传广泛,深入人心,历久弥新。

  崖州民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君王将相功绩、才子佳人传奇、圣贤德行孝举、民间忠义故事,也有生产劳动感想、恋爱婚姻娱乐、生儿育女情长、乡土民风习俗、社会生活变迁等等,蕴含本地社会民情、经济生活、文学艺术等诸多信息,是研究古崖州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活化石”,解析琼崖文化的“信源密码”。

  崖州民歌可分为:生产劳动时哼唱消遣的“劳作歌”、住家闲时独唱自娱的生活歌(俗称“歌仔”)、社交场合男女逗(对)唱的情歌(俗称“风流歌”)、妇女在屋里床边摇着摇篮或喂奶时给婴幼儿催眠吟唱的“摇侬歌”、在特定时期用来宣传群众而创作的“时政歌”、相约在庭院听唱从典籍剧本弹词改编的表现人物故事情节的“歌封”(大多是将相名贤、才子佳人的题材)、在乡村举办结婚、升梁入屋等喜庆场合唱的“贺礼歌”或出殡悼念亲人时唱的“哭怨歌”,以及近年来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表现城乡生活和乡愁乡情的新媒体作品。

  崖州民歌常以七字四句为一段落,或八句为一首。歌词主要采用赋、比、兴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修辞讲究崖州方言“客语”押韵,遣词造句通俗、幽默、恰当,耐人寻味;比喻形容形象生动,起承转合出人意料,入人意中。近代以来,在创作中也采用“三七句”、“长藤句”等新的句式结构,或加上乐器过门伴奏,使演唱内容、旋律、形式多样化,以吸引听众,在传承创新中适应时尚潮流。

  数百年来,三亚和乐东民间流传的崖州民歌精品有《摇侬歌系列》《织女怨》《十送情郎》《薛仁贵歌》《张生歌》《梁生歌》《昭君歌》《抗日救亡歌》《红楼梦》《长茅恋》等,情歌对唱作品甚多,精品不少,传唱范围甚广。近年来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媒体作品有黎吉珊《家乡抒怀》、邢孔史《空着肚子回老家》、童声合唱《清风明月入家门》,也颇受网民点赞。

  C

  曲调和特色

  别具特色的闽南方言传统民歌

  崖州民歌雅俗共赏,歌词生动,旋律动听,曲调悠扬流畅,优秀作品深受民众喜爱、品味和传唱,它不但是我国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也是海南文化遗产中别具特色的精品佳作,已成为琼南城乡老百姓倍加珍惜的地方名片。

  原生态民歌音乐一般具有自然简朴、生动灵活的特点。崖州民歌的音乐形式也大多短小精干,大多以乐段为基本结构单位,单乐段反复而构成分节歌的结构形式占有很大的比例。崖州民歌的音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它与汉语闽南方言崖州客话语音结合紧密,适应各种不同的内容、唱词及演唱场合。音乐声线有中和之美,发声唱法生活化,字正腔圆,旋律优美,节奏灵活,风格鲜明。从崖州民歌的音乐元素中,可听出其曲调旋律与同属闽南粤东雷州半岛沿海一带的汉语闽南方言地区传统民歌,有一定传承的关系。

  崖州民歌主要有三种演唱形式。

  其一,歌者触景生情即兴演唱,演唱时间地点不限。如农夫渔人在田间岭园、海滩船头生产劳动时的歌唱、妇女在家里床头照顾婴孩入睡时唱“摇侬歌”、男女歌手“逛村溜号”时即兴唱答的“逗趣情歌”、农闲时歌者在家自唱自娱唱的“歌仔”、农村家庭遇红白事情时唱的喜歌或哭歌等等。

  其二,节日或农闲时,由乡贤发起组织的有比赛性质的对歌。双方推荐男女歌手若干名,轮流上台对唱,此类公开表演对歌要求男女歌者有极强的口头即兴创作和应变能力,逗歌时随问随答,听众喝彩声声,你来我往,通宵达旦。

  其三,歌迷约定时间地点,在某处集中听书生文人咏唱长篇多部的歌牌唱本(俗称“歌封”)。

  崖州民歌音乐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曲调的音乐表情呈中性,表达情感自然质朴,节制适度,能配唱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歌词,从而营造不同的音乐情感氛围,使音乐的审美内涵更加丰富,更能引发听者的联想与共鸣。

  崖州民歌曲调体结构较为短小,受其歌词每段四句的体例所制约,曲体的基本形态也是一种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结构,乐句基本上也以每句歌词分句。四个乐句的构成,一般由具有起、承、转、合功能的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重复再现。其旋律线普遍呈现一种连绵起伏的形态,节奏舒缓。歌者在歌唱时用真嗓(矮腔)演唱,不追求大的音量,更拒绝那种扯高嗓门喊叫似的粗糙声音,歌者在歌唱时总是追求一种圆润和美的声音,不强调旋律的节拍重音,速度大多较徐缓、自由,营造一种轻声细语、娓娓道来的叙述氛围。正是上述音乐元素,特别是曲调旋律的特色,形成崖州民歌的音乐风格,使它既不同于高亢明亮的山歌,也不同于辽阔奔放的牧歌。从审美的层面上倾听崖州民歌,人们欣赏到一种美妙和谐之音,感悟到一种平衡中和之美。

  近年来,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崖州民歌,在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已交出令人欣喜的成绩单,如三亚崖州区、乐东黄流镇和利国镇努力开展各种保护传承的活动,形成“政府部门重视、传承人带动、群众自愿、歌迷参与、小学生喜爱”的局面,让人看到崖州民歌活在传承,路在拓展的愿景。(本刊特约撰稿 陈光良)

  崖州民歌选录

  摇侬歌

  摇侬啊哩

  摇侬勿哭勿出声

  摇侬勿睡静静躺

  勿做浪劳(撒娇)给人摇

  摇侬啊哩

  公屋庭前种苞蕉

  公种苞蕉侬种桔

  苞蕉又甜桔又凉

  摇侬啊哩

  摇侬大来学好样

  侬见好样侬就学

  切勿跟人歹样行

  对歌

  男:

  我做条对给你对

  乜籽又甜乜籽酸

  乜物皮青肚内白

  乜物皮红肚内黄

  女:

  你做条对我就对

  石榴又甜梅豆酸

  冬瓜皮青肚内白

  金桔皮红肚内黄

  男:

  你知乜树无鸟住

  乜岭无柴协放上(协,置的意思)

  乜咪水无鱼游玩

  乜咪溪无人洗凉

  女:

  我知公树无鸟住

  衣领(岭)无柴协放上

  椰子水无鱼游玩

  影溪(银河)水无人洗凉逗歌

  男:

  远远看见侬担筛

  侬你担的是乜筛

  谁的种竹谁去砍

  谁做筛成侬担来

  女:

  兄你欲问侬担筛

  俺侬担的是米筛

  公手种竹父手种

  夫做筛成妻担来

  男:

  侬你担多筛真靓

  下又圆来上亮咧

  兄想包侬筛了了

  欲肯包否贤妹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