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社会文明大行动
琼中:特色+绿色 奏响海南中部发展新乐章
发表时间:2018-4-12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黎族女孩在展示绿橙产品。 记者 陈元才 摄

1.jpg

美丽的琼中县城。 记者 陈元才 摄

2.jpg

富美乡村什运乡光一村。 记者 陈元才 摄

3.jpg

琼中女足在训练中。  琼中县委宣传部供图

4.jpg

琼中绿橙观光基地。  记者 陈元才 摄

5.jpg

  几年没回过家乡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外出务工者郑加辉,赶在今年清明节前夕踏上了回乡路。从海口出发,沿海南中线高速驶入琼中县城,郑加辉欣喜地发现,整个车程不超过两小时。

  “30年前,我外出打工,坐客车到海口要用大半天时间。”郑加辉说,如此的“加速度”,让自己对家乡的其他变化充满期待。

  看着县城具有黎族、苗族风情的各式楼房,走在宽敞洁净的马路上,郑加辉的思绪一下回到多年前。“我记得过去这里是个小荒坡,没想到现在变得这么漂亮。”郑加辉说,三月三大舞台、文体演艺中心、音乐喷泉和在建的民族文化博物馆,把这座小城装扮得分外美丽。

  30年前的琼中,城旧、路窄、楼旧,人们为温饱而疲于奔波;30年后的琼中,城乡面貌美、路宽且畅,居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

  曾经,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住着漏水的危房勉强度日;如今,全县产业多元化发展,百姓走在奔小康的路上,纷纷住进了一幢幢崭新靓丽的楼房。

  琼中县委书记孙喆说,近年来,琼中紧紧围绕“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保护生态环境,做强生态旅游业,提升绿色农业,做优绿色工业,传承黎苗文化,改善保障民生,建设生态县城”的总体发展思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路拼搏,一路欢歌,如今琼中将继续以奋斗的姿态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闯多元化扶贫新路子

  4月9日,天朗气清,坐落于群山之间的和平镇堑对村一片祥和。村里的家禽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陈书文拉着两筐土鸡,驱车经过一条横跨乘坡河的大桥,准备给县城买家送货。

  几年前,陈书文还在琢磨什么时候才能摘掉“穷帽”,如今,他盘算着如何才能将村里产业壮大,带领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过去住在老瓦房里,守着一点槟榔树、橡胶树艰苦维持生计,其余的产业,想都不敢想。”陈书文说,2017年,村里新成立的家禽养殖合作社营业额达到了20余万元,这多亏了政府暖心的扶贫政策。

  有着“春夏的草原、秋冬的海”之称的堑对村,不仅继续壮大特色产业,还谋划着发展旅游业,今年迎来了9批俄罗斯游客。捧起了特色产业、全域旅游的“饭碗”,村民们逐步摘下“穷帽”,努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

  堑对村的蜕变仅是琼中黎村苗寨华丽变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琼中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整合资金为手段,以基层党建为保障,推行“扶贫+”模式。同时,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扶贫、生态领域扶贫、危房改造、健康、教育等重点扶贫工作,通过全面推进十二个脱贫工程,真正解决了老百姓“两不愁、三保障”。

  产业兴,钱袋鼓。近年来,琼中发展种桑养蚕、养蜂、黑山羊养殖等9大特色产业,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让每一位贫困户都有脱贫动力,让每一个贫困村都有发展产业,实现了产业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闯出一条产业扶贫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

  特色种养稳增收、富美乡村挪穷窝、乡村民宿兴旅游……当精准扶贫的“大旗”插遍海南腹地的穷乡僻壤,琼中各级帮扶干部扎根一线,各地贫困群众不等不靠,正合力交出一份可喜的扶贫“成绩单”。

  特别是实施扶贫开发近5年来,琼中坚持实行党政同责,举全县之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连续5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减贫任务,连续3年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全省优秀,建档立卡工作得到国务院督导组充分肯定,2016年荣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效显著。

  2017年,琼中实现年度脱贫2346户9530人,比省下达任务8822人多出708人,剩余贫困人口1158户451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初的10.79%降至4.15%,获评“2017年度中国全面小康扶贫十佳县市”。

  变城乡面貌提幸福指数

  街道就像是一个城市的经脉,不仅连通着居民和过路客的日常生活,更直接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整体风貌。

  30年的风雨沧桑,琼中的“七经八络”早已通过立面改造工程脱胎换骨,蜕变成蝶。

  “过去的琼中可没这么魅力四射。”今年57岁的陈广源是个“老琼中”,居住在海榆中线路段,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说,以前琼中县城街道两旁房子很破旧,墙漆又脏又黑,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一点也没个县城的样子。

  海榆中线琼中县城段于上个世纪80年代修建,不仅是琼中的城市“经脉”,更是连接五指山、乐东、保亭等周边市县的交通要道。可道路两旁的建筑风格不一,老城区和新城区的房子差别较大,尤其是老城区的建筑,比较破旧,个别存在年久失修的情况。

  如今,沿着海榆中线走进琼中,仿佛走进七彩的童话世界中,船型屋、甘工鸟、大力神等民族图腾,镶嵌在墙体中、穹顶上亦或是马路护栏上……浓郁的黎族苗族文化,丰富的色彩元素、鲜花元素成为琼中县城立面的主基调。城市灯光夜景、墙面立体彩绘、城市立体绿化、城市雕塑小品等,每一处都匠心独运,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令人目不暇接,惊喜连连。

  “这次来琼中过冬,发现琼中变化太大了,以前那个破旧不堪的模样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在琼中过冬的“候鸟”老人王丽云说,琼中县城越来越美,市政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她明年打算把家人都接来过冬。

  在立面改造过程中,琼中注重城市发展的产业化升级,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县城特色产业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灵芝是琼中有名的特产,立面改造后,政府免费帮我们重修了外墙面,还挂上了设计感十足的招牌,很多过路客成了回头客。”位于琼中海榆中线的灵芝特产店老板说,立面改造增加了浓厚的黎苗风味,不仅改了外表,还增加客人对产品的认可度,让店面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了。如今立面改造直接受益居民、商户665家。

  除了提高本地居民的幸福感,这座山城凭着“天然氧吧”“养心天堂”等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和“候鸟”人群。

  一切变化,都源于琼中“创新求变”的思维。30年间,琼中经历了粗放到精细、探索到成熟的蜕变期。

  近几年,琼中规划管控体系实现全覆盖,基本形成全域景区化城乡发展格局。琼中县城荣获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卫生县城通过验收;长征镇等5个特色产业小镇加快建设,风情小镇立面改造提前完成,着力打造富美乡村112个。

  跑出民生事业加速度

  村民房前屋后的菜园种植各类蔬菜,村道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上,人们的广场舞跳得热火;广场周围,“两学一做”文明墙和“中国梦”画廊引人驻足……近日,在琼中黎母山镇加林村,记者看到了这番景象。村民们说,这一切的嬗变,得益于村级党组织建设。

  30年来,琼中紧紧围绕“规划先行、资金联动、突出民俗、产业支撑”的创建思路,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联心富民”工程,全面打造“党员驿站”党建服务品牌,推行网格式村级便民服务站,逐渐探索出一条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智能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新路子。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老百姓最关心当属民生事业,发展得好不好,全看基层党建绘就的“蓝图”好不好。

  琼中“党建+社会管理”做实民生事业。“这么多年东奔西跑,很难将党组织的服务和村民的诉求及时传送,心里空落落的。这回好了,不管到哪儿,随时随地都能与党组织和村民联系上。”说话的人,是什运乡什运村网格员王菊连。去年,在什运乡网络监管员罗爱玲的指导下,王菊连通过开通“社区e通”,成功注册了个人账号。“‘社区e通’让我有了底,内心有了归属感。”

  为强化网格管理,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方式,什运乡开通了党组织服务管理综合平台——“社区e通”。通过该平台,网格员可以随时随地将网格区域内居民的公众诉求和服务需求传送至乡里的党组织,也可以及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和解决难题,实现将党建工作综合平台建成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近年来,琼中积极探索“党建+社会管理”发展模式,将“网格员”和村级便民服务站的“代办员”合二为一,实现村级便民服务站全覆盖。并充分将农村服务平台与基层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相融合,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党建工作和服务延伸至各村(居)委会中去,打通了村民办事难“最后一公里”。

  琼中“党建+扶贫”惠民生。湾岭镇鸭坡村党支部书记黄弟是村里的致富能手,2010年黄弟在群众的推选下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牵头成立蛋用山鸡、养蜂、黑棕猪3家专业合作社,带动27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近年来,琼中坚持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个个过硬”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支党性强、带富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支部强不强,关键靠头羊。为培养一支党性强、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双强一高”的基层党组织队伍,琼中实行“一村一策”,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中,精心选拔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实现全部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百分百“一肩挑”。

  此外,琼中还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贫困村“领头雁”和“种子”工程,注重把贫困村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贫困村干部、党组织书记,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村后备干部队伍。

  今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琼中作为中部山区县,正跟随着新时代,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一心一意谋发展,书写一幅砥砺前行、跨越赶超的壮丽篇章。

  琼中发展

  关键成果

  脱贫攻坚再创佳绩 2017年9530人摘“贫帽”

  2017年,琼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金3.9亿元,同比增长123%,深入推进十二大脱贫工程,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户籍人口全面排查工作,年度脱贫2346户9530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8%,贫困发生率从10.79%降至4.15%,贫困村整村出列7个,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扶贫十佳县市”称号。

  富美乡村品牌打响

  农村“五网”设施日益完善

  率先在全省开展管道燃气进村工程,道路硬化通达率、自来水普及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电网、互联网实现全覆盖。什寒村等3个村入选国家首批绿色村庄,金妙朗村、鸭坡村分别评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中朗村、水央村荣获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称号,便文村等3个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什统等14个村荣获省“星级”美丽乡村称号。

  “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

  享誉省内外

  建成番道、便文等省级旅游示范点5个,推出什寒、新寨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先后荣获“最美中国·民俗(民族)风情目的地城市”“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区”等称号,成功入选海南首批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县。什寒村荣获“最美中国乡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称号。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六大专项”整治成效显著,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中期评估,率先在全省推行富美乡村水环境治理PPP模式,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荣获“中国候鸟旅居小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等称号。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百姓得利更多

  保障性安居工程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施高中“三免一补”和学生阳光餐饮工程;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率先在全省启用孕情服务综合管理平台。

  琼中女足勇夺三年世界冠军

  琼中女足连续三年夺得“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女子组冠军。2017年,代表海南省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群众比赛项目笼式五人制足球女子赛中摘得冠军。(郭畅/整理) (记者 郭畅 通讯员 秦海灵 陈欢欢 陈泽汝)

相关新闻
琼中乘坡河大峡谷风光旖旎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乘坡河大峡谷,河谷石臼群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石臼景观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