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海南文化
古老“非遗”项目为贫困村注入脱贫新鲜动力
发表时间:2018-7-19 来源:海南日报

  纤细的竹条在指尖翻飞,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把纹样精美的竹扇。7月17日上午,记者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见到东方市板桥镇新园村贫困户符卫省时,他正在认真跟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冯增超学习藤竹编技艺,身边散落着的斗笠、箩筐、果篮,无一不散发着清新的竹香。

  今年年初,省文体厅、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遴选2至3所高校,实施2018年度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符卫省正在参加的黎族藤竹编研修研习培训班,就是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申请开办的。包括他在内的30名学员,主要是来自该学院定点扶贫村——东方市板桥镇新园村,以及深度贫困村——万宁市北大镇尖岭村的贫困户。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黄银珍告诉记者,“因为种种原因,这两个村庄要想单纯依靠传统种植养殖业脱贫致富相对困难。此前,我们曾派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帮助村民搭建电商平台,但因为没有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平台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

  他们经过调研发现,新园村和尖岭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周边竹林密布,但这些优质的竹子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学院领导班子一拍即合:为何不邀请村里的贫困户参加竹艺研修研习培训班,让他们既有一技傍身,又能就地取材发展新的产业呢?

  “举办这期培训班,学院花了不少心思。”冯增超说,为了给学员们提供“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的培训,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主要负责人不仅专程到他家中洽谈邀请,还积极参与设计课程,“在学院的要求下,我适当减少了理论课程,增加了实操课程,手把手地教学员们编造作业。你看,这才学了4天,不少人已经编得有模有样了。”

  一把竹扇、一个竹筐、一个东坡笠……古老的“非遗”项目真的能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注入新鲜动力吗?冯增超对此很有信心:“设计精美、艺术性强的藤竹编制品不仅实用,还有装饰和收藏价值。一顶工艺繁复的东坡笠,需要经过40至50个步骤的精心编制,质量上乘的成品卖到1000余元还供不应求。”

  黄银珍同样看好藤竹艺在两个村庄的发展前景。当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计划帮助新园村、尖岭村开办竹艺传习所,由这批学员带领村里其他贫困户学习和制作藤竹编艺术品。届时,该学院的艺术设计、旅游管理、珠宝设计等专业师生也将参与其中,为藤竹编艺术品注入更多创意,打造响亮品牌。

  “我们还与海口某企业作了对接,只要村民们制作的藤竹编艺术品达到标准,企业就会成批收购、帮助销售。此前搭建的电商平台也将运营起来,接受省内外的订单。”黄银珍很是期待,新园村即将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藤竹编艺术品或将能够成为游客“带得走的乡愁”。(记者 陈蔚林 通讯员 陈瑜 实习生 叶润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