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海南文化
白俄罗斯摄影师六年间深入山野田间:“洋小伙”镜头下的岛民岛事
发表时间:2018-8-13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加里克在保亭热带雨林中。

1.jpg

加里克拍摄的渔村码头渔民劳作的景象。

2.jpg

加里克拍摄的海南村民家中一角。

3.jpg

加里克镜头下的海南农村阿婆。
  村口经营杂货铺的老板、咖啡种植园中赤脚奔跑的小孩儿、老街巷里坐在电动车上休息的阿叔、农村小道中憨态可掬的小猪……无论是在背街小巷,还是在农村田间,这些对于不少海南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和人物,被来自白俄罗斯的摄影师加里克“装”进了镜头中,成为一幅幅富有艺术感的摄影大片。

  6年前,秉持着“人生永远在路上”信条的自由摄影师加里克,只身一人跨越万里南下海南,开启人生中的首次中国探秘之旅。与许多初来乍到的“新岛民”不同,他偏爱深入农村、渔排、田间寻找灵感,用镜头丈量海南的山林与田野,融入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走到哪,拍到哪!淳朴和真实是我在海南的最大的收获。”加里克说,他正和其团队进行环岛拍摄,用镜头寻找、记录鲜为人知的岛民岛事,以不同视角传播海南的美与真。

  爱与农民打交道的摄影师

  高挑的个头,一头咖色头发,近视眼镜上扣着墨镜镜片,背着一个有些破损的大双肩包,身着一件印着“I love Sanya(我爱三亚)”的T恤……与记者约访当天,加里克的出场方式,让人很难将眼前这位造型新潮的小伙子与热爱黎苗文化、乡野田园、泥土芬芳的摄影师联系起来。

  热爱旅游、摄影的加里克,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似乎都在路上,闲暇日子里喜欢到各国采风拍摄,制作出极具个性的摄影作品,发布到社交网络平台,与各国网友分享。

  对于加里克来说,与海南结缘实属偶然。2012年,当他决定到三亚旅行时,甚至不知道这座城市在哪里。那时,一个偶然机会,加里克受到一位在三亚工作的朋友邀请,暂无出游计划的他一口答应,并在一周内办完相关手续后,直接乘机飞往海南。

  这是加里克第一次来中国,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的初印象,是具有浓郁热带风情的三亚。“阳光、沙滩、大海、椰树,三亚的美景令人沉醉,与我的家乡景观有很大不同!”海南宜人的生活环境深深吸引着加里克。很快地,他在当地一家旅行社找到一份导游工作,负责接待来自俄罗斯的游客,领着游客游山玩水,探秘琼岛极致美景。没想到,这一待,便是6年,这对于特立独行、随遇而安的加里克来说,已是奇迹。

  吸引着这位自由摄影师停下脚步的,不仅仅是琼岛的旖旎美景而已。在工作间隙,加里克还有一个特殊爱好——到海南的农村去!“在农村能接触到很多当地的民俗风情,村民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与村民打交道特别开心,是激发我拍摄创作灵感的源泉。”加里克说。

  无论是深山农村,还是沿海渔村,如今,在不少琼岛村庄,都留下了加里克的身影。而加里克的摄影作品中,亦印刻着属于他的“海南记忆”:与黎家阿叔学习制作传统树皮衣服,和渔民乘船出海烹饪海上大餐,向阿婆请教黎锦编织技艺感受“祖先智慧”……这些丰富、淳朴的海南农村趣闻,不禁令“洋小伙”啧啧称奇,在镜头下变成一幅幅生动的乡村剪影,引人心驰神往。

  “洋小伙”有“海南范”

  与村民接触多了,自然而然也习惯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洋小伙”变得越来越“海南范”。比如,加里克从不习惯陵水酸粉的味道,到能细数出好几种酸粉类型;从受不了黄灯笼辣椒的辣劲,到吃粉汤时总忘不了加点调味;从不会使用筷子吃饭,练就出“一粒米都能夹起来”的用筷子技术。不知不觉中,加里克逐渐融入岛民生活,学会用简单中文沟通,他的摄影作品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照片故事更加“接地气”了。

  什么是“海南范”?最令加里克津津乐道的,是一次被误认为是“摩的”师傅的经历。那是一个炎热夏日的午后,加里克与三亚当地村民骑着三轮车下乡取景拍摄,为了消暑,他像村民朋友一样,光着膀子,顶着草帽,身上还披着条毛巾,路过的孩子们被他的造型吸引了,大声喊道“看!有外国人!”。不过,很快地,孩子们仔细端详起加里克后,又觉得他“不像外国人”,他的神态、举止就跟当地村民一样,便又有孩子喊道“不!你们看错啦!他是‘摩的’司机!”孩子们的天真单纯的对话,一下把加里克和村民们逗乐了。

  对于加里克来说,村里的小孩儿还有另一种身份——翻译。当加里克的“三脚猫”汉语水平,遇上村民五花八门的“海普”、海南话,用手舞足蹈来形容他们间的对话交流方式一点也不为过。这时候,普通话标准、还会说些英语的小朋友便派上用场了,加里克与村民沟通拍摄要求时,小朋友帮忙沟通,“小翻译师”功不可没。

  藏于琼岛农村乡野的特色美食怎能错过?在他深入陵水、临高、保亭等农村采风期间,挖掘地道“琼味”成为旅途中的一大乐趣。

  “临高烤乳猪味道一流!我跟着当地村民一起抓猪、宰猪、烤猪,体验了制作烤乳猪的全过程,学习到不少独门烹饪秘方,还与村民坐在大树下品尝新鲜出炉的美食,那样淳朴、美好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说到此处,加里克兴奋地比划着手势。

  不过,品味黎家美食“鱼茶”的经历,最令加里克印象深刻。“‘鱼茶’不是茶,在陵水渔村,黎家人将鲜生鱼和米饭作为主料进行腌制,食用时要用水冲泡,喝其水、食鱼肉,味道特别酸,吃起来特别不习惯。”看来,即便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加里克,遇上怪味“鱼茶”,也不敢接受挑战,竟“甘拜下风”了。

  用镜头展示海南的真与美

  细翻加里克在海南农村采风的摄影作品,直接、生动、纯真是关键词。不论是笑得灿烂的农村娃,埋头专注织黎锦的老人家,眼神充满故事的杂货铺老板,还是慵懒趴地的小猪……一组组生动的乡村剪影,通过加里克的相机,被记录下来,照片讲述着故事,亦透露出精神,展示着海南的真与美。

  “这些年,我去过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唯有最简单、淳朴的农村生活最令我着迷,吸引我留在海南。”加里克说,在海南农村采风拍摄的时光特别美好,村民们热情友好、淳朴善良,令其感受到最真实的生活。

  采访中,加里克从双肩包中小心翼翼拿出了两份村民的礼物——一小瓶酒、一块树皮布。酒来自陵水渔村,加里克常去潮湿的雨林中拍摄,村民赠予他用于去湿;树皮布是加里克与保亭黎家老人共同制作的半成品,他们花了一整天在山里砍树、浸泡树皮,制成能制作树皮衣的材料。

  “有些东西看似简单,制作过程却非常复杂。”加里克说,别看树皮衣剪裁简单,但却体现着黎族人的智慧,是珍贵的艺术品。

  拍摄之余,加里克还运营着一个传播三亚文化的公众账号,通过微博、抖音、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将他在海南的采风经历与作品分享给世界各地的网友,展示琼岛文化的魅力。

  “随着海南的国际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此旅游、工作、生活,我想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让更多人认识到,海南不仅有美景风光,还有属于这片土地的多样文化。”加里克说,他正与其团队进行环岛拍摄,通过深入海南各市县农村,挖掘当地民俗文化。

  谈及未来,加里克说,如果在海南遇到心仪的另一半,他希望能在此定居生活、发展摄影事业;谈及梦想,加里克目标明确:游遍海南,拍摄更多的海南人,记录更多的海南故事。(记者 林诗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