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快讯
儋州最美教师符木里:28年坚守 成就爱洒桃李满园花香
发表时间:2018-9-25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0.jpg

儋州最美教师符木里工作照

人民网儋州9月24日电(枉源、符武平、王海云) 28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于坚守“孤岛”投身教学的符木里老师来说,这是他的全部,也是他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符木里说:“在新村志文教学点的28年是我最开心的时光,能教孩子们学习,让他们有书读,不让一个孩子失学,这是我无悔的青春”。

1.jpg

“当时的志文教学点是由村里的仓库临时改建的” 图为符木里老师在简陋的教室里为当时仅有的两个学生上课

说起儋州市南丰镇新村村委会的志文村,不由得想起一个词“偏远”,该村位于松涛水库内,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交通十分不便。岛上的村民出行需要乘船,经过1个多小时的航程才能到南丰镇上。“由于交通限制,加上贫穷、疾病等诸多因素,当地的孩子想要上学就变成了一种‘奢望’。”符木里告诉记者。

1988年,正逢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大批的内地人涌向海南寻觅发展机遇。刚高中毕业的符木里也准备出去外面看一看、闯一闯,临行前村支书的一番话却让他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你是村里的‘秀才’,是村里孩子们的希望,这些孩子们都靠你了。村里穷留不住老师,你要不留下教书,这些孩子就会面临失学,难道你忍心眼睁睁看着这些弟弟妹妹们将来变成文盲吗?”符木里回忆着当时村支书的话说道。

2.jpg

2016年,符木里在给最后的两名学生上课

“当时的学校已经停办4年了,教室也已经坍塌了。想着村支书的话,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上学、渴求读书的眼睛,我毅然的选择了留下。”符木里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教育场地和设施,只好利用生产队破旧的仓库来作为教室,为30多个孩子重筑学习起跑线。

“当时的生活的确是很困难,吃饱肚子都成问题。”符木里告诉记者,当时代课的工资是60元钱,后陆续增加到90元和120元。因为收入低,加之父母年迈、体弱多病,以致家庭特别困难。

“面对当时生活的压迫、父母的叹气、妻子的埋怨,我的心灵再次触动,想着没能给父母、妻子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挺愧疚的。自己也想过,假如放弃不教书,改做别的,也许家庭经济会好些,可又有谁来教他们呢?”符木里眼里噙着泪水说道:“看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和纯真的目光,我良心不允许我丢下他们,毕竟教育必须献出大爱,以任教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

3.jpg

1988--2016年,每当周末,符木里老师都要乘船前往一个多小时航程外的南丰镇,为孩子们准备一周的柴米油盐。

从听见孩子口中叫出的第一声“老师”开始,符木里也完完全全坚定了留守的信念。“我的心沸腾了,我听懂了这声‘老师’里包含了多少含义,于是我决定,再苦再累我也一定要坚持留下”。这一留,就是28个春夏秋冬。

在此期间,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符木里领着微薄的代课工资,于1996年—1999年自费在儋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函授中师,一直坚持又坚持。“2000年我终于成为一名正式公办教师,但是我没有自满,继续于2005年—2008年在海南师范大学函授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符木里对记者说,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为孩子们负责,不断完善自身也不断提高自己,这才能勿忘心安。

28年时间,凭着对大山的热爱,凭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崇敬,也凭着一腔热血,符木里一直坚守边远山区讲台从未离开。送出了山里一批又一批学生,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在他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已有5名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孩子们的一声声问候,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回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现在最让我感到自豪的事情,莫过于教过、教会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为社会做贡献。”符木里自豪地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也随着教育制度和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位于儋州市南丰镇新村村委会的志文教学点也不复存在。2016年,最后一批的两个学生上完小学二年级的相关课程之后,都被当地政府安排到了镇上的中心小学学习。同年,符木里老师也正式调离该教学点前往南丰镇中心小学任教。

如今,在这所镇中心小学里,符木里还能见到一些以前他教过的学生,看到这些孩子能够尽情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一天天快乐成长,他感到很开心也很满足。

4.jpg

图为符木里老师在志文教学点辅导学生

每年的教师节,学生的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声发自内心的问候,无不包含着他们对教师的爱与敬意。“我的坚守成就了满园花香,实现了‘爱洒桃李’的人生价值,在这28年里,一路的辛酸、一路的坎坷,伴我同行的喜怒哀乐都难以忘怀!我一生都无怨无悔,因为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符木里对记者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