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快讯
三亚大力推进“十镇百村”建设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发表时间:2018-9-25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三亚西岛渔村的美丽风光。记者 武威 摄

1.jpg

2.jpg

  9月16日,在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海南日报记者看到,刚修整铺平的乡道两旁,一栋栋村屋外墙刷上了淡雅的蓝、白、灰等颜色,玫瑰花造型的工艺建筑装饰品在屋顶“绽放”,不远处,群山莽莽,花田飘香,牛羊成群,山海连天,呈现出一派世外桃源的乡野图景。

  博后村村民谭中仙望着家门前这片风光,心怀无限憧憬:“依靠亚龙湾、玫瑰谷等旅游景区,我们开始发展起玫瑰特色民宿、餐饮、便民商店,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百姓的热烈期盼,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目标。近年来,三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真抓实干,勇当先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推进“十镇百村”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三亚贡献,以一系列务实举措造福乡村和百姓。

  1

  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

  “快来看,这里有一个文创馆,景色更美!”9月15日,专程到三亚市天涯区西岛渔村度周末的海口游客张一梁,被村里的曼妙海景、渔家文化、文创文化深深吸引,与朋友一边漫步村道、一边拍照。

  步入西岛渔村,蜿蜒的青石板道两侧,三角梅等鲜花开得娇艳,干净整洁的村民院落、特色珊瑚石墙、海洋特色文创馆、美术长廊等景观颇具特色,不远处的海滩上,不少游客开心地踏浪拾贝,用旧船改造而成的海上书屋静倚港口,一幅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徐徐铺开。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谁能想象得到一年多前西岛渔村还是个闭塞、落后的渔村呢?”西岛渔村村民陈昌儿说。

  2017年底,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动下,西岛渔村一期建成迎客,与西岛景区实现串联,游客凭西岛景区门票及身份证件,即可进入渔村感受当地人文风情。“我们因地制宜,结合西岛渔村独特的渔村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资源,打造涵盖文创旅游、民宿度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美丽渔村,促进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亚市天涯区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三亚着力推进“十镇百村”建设,加快建设10个特色产业小镇,并推动对100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补齐“五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短板,着力规划一批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美丽项目,打造宜游、宜业、宜居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绿色生态,三亚诸多美丽乡村资源逐步揭开神秘面纱:依山傍水的博后村积极发展玫瑰特色产业,村内玫瑰飘香产业兴;因地制宜结合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南山村文化主题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黎族村寨文门村内文化古迹众多,与田洋花海、黎族文化成为引客“法宝”,村民受益增收,脱贫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2

  村民转型吃上“旅游饭”

  近日,在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内,伴随着徐徐山风、鸟语花香,以青山为屏,以碧水为景,一场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在这座黎家村庄拉开帷幕,10余名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村民载歌载舞,依次表演竹竿舞、拾螺歌、树叶鸣奏、织黎锦等,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品味民俗。

  村里的变化,中廖村村民黄菊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以前种瓜菜‘看天吃饭’勉强能维持生活,现在成为村里的表演队伍成员,为游客表演黎族歌舞,一个月工资能有3000元。”

  三亚坐拥山、海、河风光,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乡村的旅游资源优势?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三亚以好资源对接好商家,积极导入旅游、民宿等优质产业进村,对红色村寨、黎村苗寨、滨海渔村、文化名村、好景名村、特产名村等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突出的村庄,保护修缮成特色鲜明、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功能的特色村,因地制宜开启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带活农村经济。

  “欧美客人喜欢原生态的景观,黎族村落北山村目前还保留了很多农村的淳朴风貌,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对于国际游客来说很有吸引力,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国际化。”海南马识途旅行社总经理麦宜洲说。

  “我们多次组织旅行社业内专家对三亚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研,对一批业态功能多元、主题特色明显、配套服务良好、交通便利的乡村旅游点进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已初步设计了大茅村、北山村、青塘村等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亚市旅游委副主任叶凯中说,该市通过串联起雨林、海岛、田园、历史文化、温泉养生、休闲垂钓等旅游资源,推动山海风光、黎苗文化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全域旅游新产品。

  3

  精准扶贫促村民增收致富

  不出一年功夫,三亚市天涯区台楼村贫困村民黄良和、符海莲夫妇精心栽培的火龙果植株在支架支撑下,长得快有一人高了,将田地“装扮”得郁郁葱葱。“我们俩在村里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上班,家庭月收入能达到6000多元。”符海莲开心地说,生活逐渐改善,得益于“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

  三亚市天涯区抱前村村民麦春明近日也在准备一件事:“村里迎来了旅游扶贫招聘会,提供了酒店服务员、保安、救生员等岗位,我会游泳,想通过考取救生员上岗证参加应聘。”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强经济,就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据悉,为全方位提升贫困村民生活水平,三亚紧紧围绕“一条线、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三亚百姓”“全面促进贫困户增收”为目标,以问题整改工作为抓手,从“资金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入手,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逐步建立了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

  “为完善配套制度,推动扶贫政策落实,三亚市出台了生态补偿、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等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和细化措施。”三亚市扶贫办专职副主任张磊说,今年该市财政共计投入专项脱贫攻坚资金5497万元。

  与此同时,三亚各级干部扑在一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其中,27名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每人“认领”一个村,实现重点贫困村全覆盖;选派20位第一书记带领46名驻村工作队员全职驻村;633名帮扶责任人早出晚归、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

  “今年三亚将投入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949.44万元,计划建设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23个,坚持志智双扶,帮助贫困户就业脱贫,实现就业转移2833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三亚市委主要负责人说。(记者 林诗婷)  

相关新闻
三亚首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加快建设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三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群众心中,根据市委宣传部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