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快讯
从木船到钢制渔船 临高造船乐章奏响八百年
发表时间:2018-9-3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工人们正在船坞上建造钢质渔船。

1.jpg

船坞上排列着正在建造的钢质渔船。

2.jpg

 一名工人正在船坞上打磨钢质渔船船体。

  与大浪搏击,获得海的馈赠,是一代又一代渔民的生存之道。

  作为我省著名的海洋渔业大县,临高的渔民多,渔船多,工匠造船的技艺也首屈一指。在海边,临高的造船工匠们“叮叮咚咚”地敲打,造船“乐章”响了数百年,一艘艘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渔船,从这里走出去,驶向远洋深海。而一代代相传下来的造船技艺,也随着人们探索海洋的时间愈久而日益娴熟。

  匠人精神

  八百年造船技艺代代传

  “造船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本领,也是守住传统技艺的方式。”在临高县调楼镇黄龙湾畔的明路造船厂,今年55岁的厂长张明是“临高调楼广船制造传统手工技艺”第43代传承人,从事造船行业已有34年。张明介绍,临高调楼广船制造工艺与宋元明清时代广东“广船”系属同宗,临高手工制造广船自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起至今,已有886年历史,目前已被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张明是造船世家的匠人。早在1930年代,张明的爷爷张以侃在家乡学习了造船技艺后,不满足于造小船,便贩运黄牛到马来西亚,希望利用当地质好价廉的木材造大船。经数年打拼,张以侃攒够了钱,并买到上好的木料,不料,他的大船造到一半时,日本入侵马来西亚,他因留守在半拉子船上,被日本人残忍杀害。

  张明说,爷爷张以侃死时,父亲张绥之只有3岁。奶奶把父亲拉扯大后,父亲继承了爷爷遗志,跟叔叔们学习造船。1960年代后期,张绥之开始探索大船的建造,到了1970年代,他已经可以造出30吨的大船了。

  起初,张绥之希望张明不要再学习造船,而是读书外出工作。张明也这么做了。21岁那年,刚工作没多久,张明工作的厂子倒闭了,他还是决定返乡跟着父亲学习造船。

  虽然30多年的时光已逝,但如今回想起初学造船的光阴,张明还是忍不住感叹造船工序的繁琐和造船匠人炉火纯青的技艺:造一艘百吨位级的木船工序繁多,光是船壳都需要500道工序。选木、解木、立龙骨、搭骨架、建驾驶楼、打灰、安装机器、布置水密隔舱等基础步骤,初学者都要一点点掌握,不能有一丝马虎。

  造船工匠们赤脚,头戴遮阳草帽,忙碌在已成形的船体骨架间……这画面深深地印在张明脑海里,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的他身形瘦小,却日复一日穿梭在木船之间。烈日之下,皮肤被晒伤了一次又一次,直至最后完全适应了暴晒。工作的日子,耳边也都是机器摩擦木料的“呲呲”声。条件恶劣,张明却异常勤奋刻苦,24岁那年,他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艘船。26岁那年,张明一次到广东购买木料,与同行交流时发现岛外的造船技术更先进,于是他在广东阳江一家船厂学习了一年半,弥补了祖传技艺的短板。

  时代更迭

  从木船到钢制渔船的变化

  渔民们在海上作业,一方面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也承受着自然的威胁。一艘安全、稳固的渔船是渔民的“第二生命”。张明深谙此道,因此,安全、稳固、实用、美观成为张明造船的宗旨。

  2006年,张明投资建立明路造船厂,引领调楼镇长达数十年的沙滩造船走向规范化的造船工坊,并于2009年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可建造各尺度木质渔业船舶。这在张明的造船生涯里,是一个里程碑。可由于工具和技术的限制,明路造船厂造的渔船吨位级一般最高也只停留在50吨-80吨,造一艘船需要花费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为了提升船厂的效率,张明到各地考察,并在继承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引进了现代技术和工具造船,将一艘百吨级的大船建造时间缩短到四个月。张明造船的34年间,曾为琼海潭门的渔民打造过320吨的大木船,这也是目前他造船吨位级的最高记录。

  “临高人造船的本领与生俱来,有渔民的地方,就一定有造船的人。”调楼镇黄龙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亚留告诉记者,黄龙上村全村180多户1020余人,约60%左右的渔民会造船。过去几年,在高峰时每年能造20吨-160吨位的渔船40多艘,船东有临高本地渔民,也有陵水、儋州、琼海等市县的订单。然而,随着安全、技术等多方面的需要增强,造钢制渔船闯深海得到了政策鼓励,手工造大船的模式逐步被淘汰。

  张明审时度势,2017年重新购置了造船设备,并于年底造起钢制渔船。从传统的造木船到造现代的钢制渔船,张明在技术上又自我进行了一次革新。今年来,他带领着船厂里的工人,已经造出了7艘钢制渔船,订单总额达到500万元。但7月后,厂里一直接不到订单,张明只好外出打工。“木船最终都会被钢制渔船取代,造木船的技艺随着老一辈的离去,有一天或许会消失,这是我最不舍的事情。”张明略有伤感地说。

  前景广阔

  临高造船销往国内外

  和明路造船厂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在临高县金牌经济开发区的海岸边,海南凯鸿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鸿船舶)占地200亩的造船基地上热闹非凡。溅出的火花不时从船身溅出,工人们忙着焊接、组装。有的工人则在已经造好的船体上加工、打磨,一些快完工的渔船已经安上了船号等候喷漆。

  “我们造船厂有油漆、轮机、安装等8个工种,我只是其中的一环。别看这一环很普通,但做好却非常不容易。”今年39岁的电焊工人占国斌已经做了20年的船舶电焊工作,修造的大船小船不计其数。2014年,从浙江来的凯鸿船舶收购当时无法继续经营的威隆船厂,占国斌跟随公司从浙江来到临高。占国斌焊接的质量高、速度快,是船厂里公认的能人巧匠。

  回忆起刚来临高时的感受,占国斌脱口而出:“太热!”焊接工作有时候在船舱里进行,上午的阳光照射,再加之船舱内密不透气,船舱里的温度时常高达80℃。这已是常人远不能接受的温度!

  为了躲避烈日,工人们全部改变作息,油漆工等在外暴晒的工种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焊工、安装工等工种,则时常迎着初升的太阳工作,烈日当头时收工。

  克服了自然环境的困难,凯鸿船舶利用现代化造船技术造出的钢制渔船十分受渔民的欢迎。“现在渔民更换的新型钢制渔船基本长度在30米到40米,主要以拖网船、刺网船、收货船为主,重约100吨,有专门的厨房、卧室、卫生间等设施。而木质渔船空间有限、重量和长度都无法与钢制渔船相比,更换新型的钢制渔船出海打渔碰见大风大浪安全系数提高很多,也更受渔民欢迎。”凯鸿船舶副总经理郑生斌介绍,当前,基地生产的钢制渔船不仅占有了本省多个市县、浙江、福建等国内市场,还远销至非洲莫桑比克。

  纵观整座造船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批量生产的60多艘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钢制渔船整齐罗列。“过去造木船,而今造钢制渔船,临高造船市场前景广阔,一直吸引着外界的关注和订单,这是临高造船业发展最生动的体现。”临高县工业局局长张余森说。 (记者 刘梦晓 苏晓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