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快讯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徐日龙:一生一事传花瑰
发表时间:2019-2-1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徐日龙正在雕刻新作品。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1月30日下午,在澄迈县木雕(花瑰艺术雕)传习所旁的工作室内,徐日龙刚处理好一件割舍罗木料的打坯,40厘米见方的作品仅基本轮廓就已展露出几分神气。

  接下来,这块木料还需要经过磨光、描边、着色以及刷光油、镀金等程序,才能转变为民间艺术瑰宝——澄迈花瑰艺术品。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2010年,花瑰艺术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徐日龙也于2018年5月16日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瑰艺术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这位年近古稀的匠人看来,问路花瑰艺术是自己“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所在。

  走南闯北练就技艺

  广受赞誉扩大影响力

  徐日龙1952年出生在澄迈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2岁时他便开始学习家传花瑰技艺。到20世纪80年代,徐日龙开始四处奔波求艺。“有时间的时候就去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参赛,没时间出门时,就看美术杂志,研究用色、构图。” 徐日龙说,花瑰艺术是传承技艺,没有教材理论可以参考,“于是我重点学习系统的美术知识,以提升自身对花瑰艺术的认识理解。”

  构图精准,用色靓丽……走南闯北中,徐日龙的雕刻技术不断精进,他的作品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1979年至1984年间,他创作的《舞姿》《憩》《新墨》等作品参加广东省美协美展并获奖。

  多年来,徐日龙从未停止过参展交流。2007年,他立足时代主旋律创作的主题作品《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展金奖,《风雨同舟》《突围》等作品也广受赞誉。

  “做花瑰我还是习惯用传统工具,比较少用电刀,但是年轻人更喜欢用新式样的工具。”徐日龙的工具箱中满是传统工艺刀,多为他自己琢磨着打造的。

  “对于面部的一些精细雕刻,电刀有电刀的优势,我只是有些还用不惯。” 徐日龙并不排斥新工具、新技法,在他看来,技艺要发展壮大,同样需要在传承中顺时而变,不断创新。

  学徒渐少发扬受阻

  校园授艺拓宽传承路

  尽管花瑰艺术的文化价值越来越被认知和重视,但是花瑰艺术如何突破家族传承,依然让徐日龙绞尽脑汁,“学徒很少能真正入门,熟练掌握雕刻工艺,沉下心来从事花瑰艺术的就更少了。”

  徐日龙的儿子徐磊8岁开始跟着他学习花瑰艺术,2010年自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徐磊选择回到父亲身边。“父亲对于花瑰艺术的执着,让我感觉到传承发扬花瑰艺术与我而言也是一种责任。”徐磊说。

  如今,曾跟徐日龙学艺的200多名学员鲜有继续从事花瑰艺术雕刻的。“大多人都选择了花鸟雕刻。” 徐日龙坦言,如今从事花瑰艺术雕刻要比从事根雕等工艺创作的收入少,也是花瑰艺术学徒流失的原因之一。

  此外,按照传统的规矩,学徒要从磨刀开始学,练习入门基本功的过程很枯燥也很辛苦。“所以来学习的人很多,但是一般都很难坚持下去。”徐日龙说。

  传承花瑰艺术,徐日龙将目光瞄准了青年学子。从2017年开始,他每周会抽出时间,到澄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澄迈中学去给学生上课授艺。在澄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沉香专业的20多名学生从简单的木质雕刻开始学起。“新课程的设置让沉香专业的学生既得到技能培训,又能接受传统地域文化的艺术熏陶。”澄迈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谭龙智表示。

  为了让花瑰艺术有展示的平台,徐日龙还在家乡澄迈县金江镇军口村建造了面积800多平方米的花瑰艺术博物馆,目前已经有了200多件藏品,这是他在花瑰艺术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再一次尝试,也是对于海南匠心的一种守望。(见习记者 林曦 记者 陈卓斌)

相关新闻
来海南过年 浓浓年味浓浓情

又逢新春佳节时。每当此时,海南最为热闹,返乡探亲的外地游子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聚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