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艺海南
儋州中和镇:“扎龙”世家塑龙颜
发表时间:2019-2-25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中和镇舞龙闹元宵,孩子舞龙队穿行在巡游队伍中。

1.jpg

古稀扎龙人钟世彪和他手工制作的龙。


  换花、赛肥鸡、吃油煎元宵……在海南老百姓眼中,最妙趣横生的传统佳节要数元宵了。而在儋州市中和镇,备受喜爱的元宵节活动,离不开舞龙。

  2月19日上午8时许,中和镇的大街小巷早已人潮涌动。来自10个片区的巡游队伍,早早地齐聚在关帝庙前广场。

  随着一声令下,舞龙队伍翻云蹈海,沿着古镇的街道游行。敲锣打鼓声,歌舞声,欢笑声回荡在古镇上空。老人们坐在家门口笑逐颜开,年轻人夹道欢迎,小孩子们跟着巡游队伍一路欢歌笑语,场面热闹非凡。

  千百年来,元宵节舞龙,除去表演者娴熟的技艺,更让人期待的是每条龙的扎龙造型、绘画彩图技艺。而这些栩栩如生的“龙”,均由当地百姓亲手扎制而成。

  循着未尽的年味,海南日报记者在中和镇寻找传统手工扎龙艺人,找寻中和镇百姓的集体记忆。其中,钟世彪一家四代的传承故事在当地最是耳熟能详。

  一人一龙一辈子

  距离己亥年元宵节还有3天,记者走进中和镇扎龙高手钟世彪的家中。午后10分,这位70岁的老人正在自家院内的柚子树下,一丝不苟地制作扎龙。

  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的钟世彪,娴熟地将半米多长的竹条掰成圆形并快速打结制成龙骨,数十条呈圆形的龙骨首尾相连,长约24米、足够12人舞动的龙身便初具雏形。

  “纯手工制作,光是龙头就至少要10多天。”钟世彪指着院子里一个已经成型、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龙头告诉记者,中和舞龙内部由竹子支撑,全靠竹片、竹篾编制而成。最为复杂的部分在龙头,编好造型后,才能贴纸和上色。

  除了传统的扎龙,钟世彪还擅长用泥塑做龙头模型。论泥塑制法,钟家在儋州可是数一数二的。

  据钟世彪介绍,一般龙头都是用竹片编扎出框架再进一步加工,而他却另辟蹊径:取粘泥塑造出龙头造型,然后用纸蘸糯米依照模型粘贴,平均厚度约5厘米,在阳光下晾晒,再掏空粘土,即成龙头模型,再对龙头进行着色即可。泥塑法能令龙头颜色艳丽并且格外轻便,受到舞龙者的欢迎。

  除了龙头,龙身大小和长度也都要有比例,不能长而细,短而粗。龙身分成数节,30多米长龙甚至有10节,每节用厚竹片编织成环状,围上缝有龙鳞状的银纸片做成布身。龙身还要装上淡红色的龙爪,这龙爪还有机关能自由活动,如此舞龙才能活灵活现。

  “老钟扎的龙很有特色,特别是龙头,一看就是他们家扎的。”当地居民周嘉祥告诉记者。

  14岁从父亲身上继承家传扎龙手艺,出自钟世彪之手的中和扎龙超过200条。如今,钟世彪这手出神入化的技艺有了传承——四个儿子都会扎龙,“最小的孙子,12岁就能独立制作一条完整的中和扎龙。”

  但饶是如此,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只有在亲手制作扎龙时,钟世彪的表情才是享受的、愉悦的。

  记者在追问之下得知,这位扎龙扎了一辈子的老手艺人,正在为传统手工扎龙技艺的未来担忧着:手工制作一条传统扎龙要耗时一个月,虽然钟世彪都是订单制作,但毕竟损耗精力,手也容易受伤,“明年可能就做不动喽。”钟世彪说。

  骄阳下,钟世彪享受地用传统工艺制作着扎龙,堆满竹条、竹片的院子里,陪伴他的,只有两只兀自觅食的老母鸡……

  扎龙技艺永流传

  中和镇舞龙闹元宵的传统缘自宋代,直到今天都是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

  据《古城的回声》一书中记载,元宵之夜,州城(即中和镇)八片各出一龙,造型做工各有千秋,有浑身赤如烈焰的火龙,有流翠染黛的青龙,有金鳞闪耀的金龙。明月之下,三里长街灯光辉煌,锣鼓喧天,万头攒动。看那腾舞的群龙,或昂首抬头喷吐火珠,或俯冲游弋追逐彩球,千姿百态生动传神。

  在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儋州东坡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国强看来,中和镇作为古时儋州的首府,驻军、朝廷命官、商贾过往或驻守之地,必然带来一些中原的传统民俗,同时带来的还有扎龙这样的民间技艺。从形态上看,中和龙的龙体偏小而修长,应是属于中原龙。

  钟世彪告诉记者,中和镇墟上有扎龙手艺的不下10人,只是有人转投他业。

  但这名年迈的匠人也坦言,“我年纪大了,手力精力都跟不上了,但庆幸的是这门手艺早年已经传承给后辈。”

  时代在进步,老手艺也在吐旧纳新。现如今在中和镇,扎龙这门技艺的创作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龙,越来越多元的形象注入创作灵感。

  在中和扎龙艺人吕汉旺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了凤凰、貔貅和小龙等诸多扎纸形象。36岁的吕汉旺告诉记者,即便有机器制作的龙,但传统扎纸工艺依旧受大家喜爱,在此基础上,他的团队在研究能否创造新的艺术形象,“事实证明,中和镇年轻人对新形象的接受度还比较高。”

  每年元宵佳节,舞龙队沿街而行,穿街走巷,路过每家每户,所到之处,居民纷纷以茶水、红包等犒赏舞龙队伍。这样的场景,在中和镇男女老少的记忆中始终留存。 (文\记者 林晓君 特约记者 李珂 图\记者 陈若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