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海南文化
瓷器修复师贾东:重塑瓷器之美
发表时间:2019-4-1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贾东在专心致志地修复瓷器。

1.jpg

贾东修复的紫砂茶壶。

2.jpg

贾东修复的瓷杯。

3.jpg

贾东工作室一角。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瓷器坚硬耐磨,唯一的致命弱点是易碎。一件瓷器破碎后,留着无用,弃之可惜。于是,匠人们便开始琢磨如何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好,继而便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

  “锔盆锔碗锔大缸,锔了东庄锔西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经常会看到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服务于百姓的锔瓷匠人,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行当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锔瓷技艺也濒临失传。

  随着眼下文玩市场的火热,这项传统技艺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就“藏”着这样一位匠人,20多年来一心一意致力用双手重塑残缺之美,他就是锔瓷手艺人贾东。

  修复一件瓷器更是修复一段情感

  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一家不大的门脸挂着两块木刻的小牌子“古董修复”“锔瓷”。3月14日上午9点半,老街上的商铺开始慢慢苏醒起来,唯独这家店铺静静沉睡着。

  “贾师傅肯定会来的,您不忙的话,不妨喝个椰子等等,平时都得11点以后呢!”相邻商铺卖椰子的老板娘热情地替他招呼着“不打招呼就上门”的客人们。

  接近正午,一位身穿蓝底印花衬衫、破洞牛仔裤的男子踩着电动平衡车出现在老街上,见到记者,一个箭步从平衡车上跳了下来:“我是贾东,听说您找我?”

  贾东,今年40多岁,老家河北邢台,20年前来到海南,并在此扎根下来。提起贾东,老街上流传着这样一段关于他的故事:

  几年前,一位中年男子拎着一大包碎瓷片,辗转打听来到海口中山路,专程拜访贾东。这包碎瓷片破碎前是一只民国时期的花瓶,是花瓶主人的爷爷传下来的,对他们家族有着特殊的传承意义。

  看着这包碎瓷片,贾东一开始心里也没底,在他看来,要把这些瓷片恢复成一个物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贾师傅,帮帮忙,哪怕只恢复一个大致形状都行,给我们全家留个念想!”中年男子说,来海口之前,自己也曾四处奔波,到山东、河南等地找手艺人,却都被回绝了。中年男子的诚恳最终打动了贾东,他决定试试看。那时候,有近20年瓷器修复经验的贾东已经在锔瓷界小有名气。

  为了修复这个瓷瓶,贾东费了不少脑筋,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掌握的全部技艺:锔瓷、金缮、掐丝、鎏铜、镶嵌、雕刻……十八般技艺轮番上阵。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将上百片瓷片一一拼好恢复原状。可最后,发现花瓶的瓶颈处缺失了一块瓷片,思来想去,他用绿松石雕了一只知了点缀到瓶身的花枝上。一只破碎的古董瓷器瓶就这样复活了!

  当花瓶的主人看到修复好的花瓶时,完全怔住了,“恢复后的花瓶比原来的样子还漂亮,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修复到这样的程度,肯定收费不菲吧?可当花瓶主人提及费用时,贾东却摆摆手,分文不取。花瓶主人很诧异,一定要塞给贾东2万块钱,可仍被贾东回绝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瓷器并不仅仅意味着器皿,还寄托着情感。贾东当初决定接下这个活儿,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成全一段家族感情。在贾东的朋友们看来,他是个性情中人,正因这一点,这些年结交了不少朋友。所以,贾东的古董修复店从不缺全国各地来找他的客人。

  享受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不同于工作时的专注沉静,贾东与人交谈时总带着灿烂笑容,话语轻快,眼睛明亮有神。谈到自己修复的瓷器,他最喜欢讲的还是那些需要动脑筋的作品。

  贾东认为,真正的锔瓷修复讲究既能修得好,又能玩出新花样。当锔子在器物上成为装饰,与器物融为一体的时候,要别有一番韵味。在不同器物上修饰不同的锔子,完全就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的过程。

  贾东告诉记者,他接到最多的老物件就是紫砂茶壶。一件壶盖上缺了一个纽,他就得想着用什么东西给它嫁接上去,得看上去浑然一体,还得让人感觉有灵性。这种艺术设计,着实考验修复师的创造力。

  随便一件破损的物件,到了贾东手上总有起死回生的机会。有人说,贾东的手艺是老天爷赏饭吃,他进入这一行当是天命使然。

  贾东的父亲,是一位古董收藏家,经常全国各地到处收东西。受父亲的影响,贾东从小就喜欢古董。因为经常会收到一些破损的古董,贾东就开始动脑筋,如何将这些老物件修复完好。

  贾东记忆里第一次尝试修复的古董,是一件民国的瓷碗,当时,他并不懂任何技艺,只是按照书上写的步骤,用鸡蛋清将瓷片粘在一起,然后用铜丝往上锔,最终却失败了。

  有了这次的失败经验,他开始四处寻访锔瓷的老手艺人,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很难找到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锔瓷老手艺人了。一些老人做的只是“修补”瓷器的活,衡量活计的标准只是“锔好不漏水”,老祖宗过去流传下来的很多瓷器修复的“活艺”都没有了。

  于是,他开始自己搜罗资料,研究锔艺。后来有幸在一个旧书摊前发现了一本关于锔瓷的旧书。他便按照书里的内容,开始一边研习,一边动手修复。后来,随着朋友圈子的扩大,他开始让国外的朋友从图书馆搜集资料。

  贾东就是这样,在一个人慢慢学、慢慢琢磨和领悟的过程中成长为一名锔瓷匠人。

  老手艺要继续传承下去

  随着近年来古董市场的火热,锔瓷手艺也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但尽管如此,这一行依旧是一张“冷板凳”。贾东讲述,自己从事这一行当20多年,也曾多次面临单靠手艺“活不下去”的生存窘境。

  有人不理解,买一件瓷器才100元,为什么修一下却要200元?要知道修复一件瓷器不仅需要纯熟的技艺,还得有艺术家的创造力。

  有句俗话说:锔瓷艺术,缝补残缺之美。玩儿手艺,必须要做精,要有工匠精神。像茶壶嘴碎了,用银片给包上。一块银片,让它变形,变成茶壶弯弯嘴的形状,包得严丝合缝紧紧地贴在壶嘴壁上,就得用小锤儿一锤一锤地敲,一个壶嘴大约得敲近千锤。要是用力过大,一使劲里面瓷壶就碎了。

  瓷器修复技艺复杂,还得耐得住性子,能坚持做下来的人并不多。

  为了修复一件瓷器,贾东经常要忙到夜里三四点,因为只有夜里,才容易沉下心来,静静地去研究一件物件。细看贾东布满老茧和刀痕的双手,便知道这一行的不容易。

  老手艺,必须得传承下去。贾东说,从《清明上河图》上就能看到锔瓷艺人的画面了,这一技艺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为了不让这些老手艺失传,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和义务继续传承下去。而贾东有一个梦想,就是开设一个锔瓷手艺展示陈列馆,让更多人了解锔瓷手艺的无穷魅力。(记者 侯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