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海南文化
元代迁崖陈彦祥世家 崇文尚武七百年
发表时间:2019-4-1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乐东黄流陈氏大宗文博馆。

1.jpg

拔贡陈德昌的“今之古人”牌匾。

2.jpg

陈氏大宗祠议事厅里的“外翰第”牌匾。

3.jpg

五世祖陈允恭的遗书。


  乐东黄流陈氏开基始祖陈彦祥,在元朝延祐年间携带家眷从儋州辗转来到黄中村,脱下官袍,带领家人披荆斩棘,垦荒种植,开基立业。陈氏族人在黄流开枝散叶,中经六房、九派,家族繁衍昌盛,发展至今700年历经25代,后人遍布乐东、三亚等市县以及岛内外多地。

  陈彦祥一族崇文尚武,移居黄流后,陈氏子弟秉承家风祖训,尊师重教,保家卫国,涌现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在各地为国效力。

  “御史郎官”南下黄流

  翻阅族谱得知,有关陈彦祥的身世和来历都是由明代黄流五世祖陈允恭的遗书演变而来。“少时听父言所传,祖代原是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仁德里甘蔗村人,太始祖讳迪读书中举,除授雷州府同知。”遗书记载陈彦祥的祖父陈迪在雷州府任职,其子陈沂跟随来到雷州读书,后返回原籍福建考中举人,被朝廷授予古儋知州。

  时任知州的陈沂,因积劳成疾在任上去世,百姓闻之痛哭流涕,葬在当地松林岭下。陈彦祥不想回乡,居住在那细村(今儋州峨蔓那细村)。

  南宋、元代时期,古儋州地区的建置为昌化军、南宁军。然而,笔者查阅了各个版本的《琼州府志》和正德《琼台志》以及《儋县志》等史料,均没有查找到陈沂在宋元时期古儋州地区任职知州或者知军的相关记载。

  族谱记载,陈彦祥“继读儒书亦中举,除授御史郎官”,后来县何主薄“政策不公,害民日甚”。他为人耿直,勤政爱民,与何主薄争执,其时元军扰乱,陈公目睹恶人当道,难以相处,于1319年弃官,带赵氏南下延德县白沙村(今佛罗丹村一带)隐居,不久遭遇动乱,后见黄流民风淳朴,良田沃野,风景如画,又无战事之忧,是个宜农、宜居的好地方,便带着家属到黄流消皮坊定居。

  人文蔚起,贤能辈出

  陈彦祥的父辈、祖辈均在官府内任职,可以说是出自官宦世家,但陈氏后人更喜欢自称为“书香门第”“诗书陈氏”。

  陈彦祥迁崖后,全力培养陈氏后代勤读诗书,崇尚礼仪,重视教育的风气代代相传,形成了崇文尚武、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御史传经光国史,莆田诒谷种书田。”黄流陈氏大宗(后更名为陈氏大宗文博馆)中堂的楹联煜煜生辉,记载黄流陈氏的来源和出身。位于黄流村南的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占地超过2亩,气派宏伟,建构精巧,是琼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古建筑之一。祠堂议事厅内高高的悬挂着“父子连贡”“武魁”“今之古人”“御史郎官”等一块块功名匾,是荣宗耀祖、昭示后人、催人奋进的炫目标志,也是历代陈氏人崇文尚学的历史印记。

  而在陈氏大宗不远处,有一座名为“颍川书院”的清代建筑(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尽管外观已经是破旧不堪,但现在仍然能窥见出这间私塾100多年前的卓尔不群。

  陈彦祥十九世孙陈人勇说,陈氏秉承耕读传家的理念,重视教育,注重下一代的培养,所以就专门为陈氏适龄子弟打造这所“宗族学校”。应该说,乐东地区以书院命名的宗族私塾是极其少有的。

  最值得称道的是陈彦祥十五世孙陈德昌(1777年拔贡生)在北京参与校录《四库全书》期间,发起、主导捐金扩建黄流萃英社学(明代成化时期崖州16间社学之一,原黄流义学),并在校门处建一个敬字塔,供学生烧化旧书废纸,以示崇儒。

  “敬惜字纸”提醒人们对有字的纸张要心怀敬畏,凡写有字的纸不能乱丢,更不能随意亵渎,要心生敬意将有字的纸张放入书塔内集中焚化,然后将字纸灰送入河溪或埋至清静的山林。

  陈德昌修建敬字塔的行为对当时地处偏远的黄流村及其周边地区的学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代更迭,岁月沧桑,敬字塔早已在慢慢历史长河中销声匿迹,但我们从中仍然能窥见陈氏崇文惜字的风俗,这也造就了陈氏历代人文蔚起,贤能辈出。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在封建科举年代,陈彦祥一族诞生了举人1名、武举2名、拔贡6名、岁贡21名、恩贡5名和禀贡13名,另有取得功名的监生、秀才若干名。

  尽管陈氏在科举时代没有产生过进士,但不乏父子连贡、兄弟双贡,甚至还出现三四代考中贡生的佳话。譬如,“海南三杰”之一的陈式平(官村人,陈彦祥十三世孙),父子都是拔贡,其祖、父、侄均是岁贡,是当时崖州颇有名望的唯一一家四代连贡者;被福建进士詹肯构称颂为“琼南冠冕”的陈彦祥十一世孙陈峻琚(佛罗人),其一家三代连贡。

  陈彦祥后人世居琼西南一带的边陲乡村,这些村庄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文化教育一度滞后于其他地方,居住穷乡僻壤的陈氏能培养出这么多读书人,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陈氏后人陈鸿汉告诉笔者,“再穷再苦都要让孩子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已经在陈氏后人的心中扎了根,陈氏家族中都有着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的坚定信念。正因为如此,每年考上大学的陈氏学子举不胜举。

  过去,黄流陈氏祠堂都有祠产,拥有不少的田地,叫作“灯油田”,“灯油田”的收获除用来举办祭祖仪式之外,相当一部分用来支持教育,奖励学业优秀的学子,资助无钱读书的陈氏子弟等。这种奖学的习俗沿袭至今,2016年成立了黄流陈氏大宗奖学基金,在祠堂张榜公布当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学子名单,为“陈氏秀才”颁发奖金,激励年轻一代刻苦学习,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从2016年起,我们已奖励了在高考中获得佳绩的30名陈家学子,奖金总共约30万元。”陈人勇告诉笔者。

  后人多英烈

  陈氏子弟自古就有练武强身的良好习惯。清代诞生了2个名声显赫的武举,他们就是从黄流习武教场走出来的彦祥第十四世孙陈国馨、陈国昌兄弟。在崖州史上,武举共有8人,兄弟武举仅此一对。

  而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陈家人更有一份不畏强暴、挺身而出、保家卫国、虽死而无悔的英雄气概。全面抗战爆发后,陈氏子弟纷纷应征入伍,投奔抗日救国之路,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先后有10位烈士光荣牺牲,为抗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陈氏烈士的英雄事迹,我们作为后人必须要铭记,永远不能忘记!”陈人勇拿出族谱,指着“民族英雄,抗日烈士”那页,向笔者讲述了感人肺腑的抗日故事。

  为了抗击日寇侵略,有不少陈氏子弟背井离乡北上抗日。如黄流抱本村的陈兆丰,黄埔一期生,少校军衔。他毕业后北上西安抗日救国。抗日战争期间,西安作为西北军事重镇和大后方的重要基地,成为了日军飞机轰炸的重点目标之一。在一次遭到日机狂轰滥炸时,陈兆丰身先士卒,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枪林弹雨,指挥官兵迎击日军轰炸,后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4岁。

  日军侵琼后,琼崖人民奋起抗战,陈氏子弟更是义不容辞。1939年6月30日,榆亚侵琼日军基地第四特别陆战队派遣的70多名日军侵犯黄流地区。日寇遭到了国共抗日游击队的共同抗击,时任二大队副队长的陈运海(佛罗昌厚村人)率领部队积极参与阻击行动,在木头园村(今新荣村)公路两旁埋伏兵力,当日军开进伏击圈时,抗日战士枪弹齐发,当场击毙日军指挥官江波户和宫泽舛二等10多名官兵,击伤多人,打响了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琼南第一枪。木头园村公路伏击战是琼南抗日的第一次大胜仗,在乐东县境内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陈运海后在准备袭击佛罗日军据点时,因汉奸告密,被日军抓捕,在黄流游街示众后惨遭杀害。

  新中国成立后,陈彦祥的后人中走出了至少14名团级以上军官。 (文\图 本刊特约撰稿 陈光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