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家庭
海口92岁老人谈70余载家庭生活变迁 一家30多口人四代同堂过上好日子
发表时间:2019-5-28 来源:南国都市报

0.jpg

周春英老人与部分儿孙合影 。

1.jpg

冼开明说老古井已经被自来水取代。

2.jpg

周春英儿子在村里盖起新楼房。


清晨的阳光洒满乡间小道,鸟儿在树上欢唱,92岁的周春英老人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晒太阳、听鸟鸣。她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坎坷与沧桑,平静的眼神透露出祥和与满足。
  “70年前,战火纷飞,我们必须忍受贫穷、饥饿,有家不能回。”周春英表示,那时,她对家的概念是模糊的。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家”才有了具体的形状,从最初的经济拮据,到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再到如今奔小康,家庭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忆往昔 忍受贫穷、饥饿,有家不能回

  1927年10月,周春英出生在海口龙塘镇。在她3岁时,经父母之命,她与隔壁村时年仅2岁的冼同荣订了娃娃亲。

  1943年,周春英嫁给冼同荣。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生大喜事并未给周春英及家人带来太大的兴奋。

  婚后不久,周春英离开了家,跟随中国共产党加入抗日战争。“我十几岁就与中国共产党员相识,之后骑马为共产党员秘密传送书信,担任通讯员。”周春英回忆,婚后不久,为了躲避敌人,她未来得及向家人说明情况就离开了家。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七八年。多年来,她躲在深山里,有家不能回。那时的生活苦不堪言,男女同胞挤在一个山洞里,席地而卧,饿了啃树皮、吃野菜,受伤了也不敢去医院,只能强忍着。

  随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胜利,周春英于1953年才回到家,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谈变化 从花轿迎亲到汽车接新娘

  在周春英看来,战争年代的生活是贫穷的、充满饥饿的、提心吊胆的。而新中国成立后,全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周春英的印象中,家里的明显变化是从大儿子冼毕辉结婚时开始的。她记得,当时,大儿媳妇黄玉金化着新娘妆,坐着解放牌小汽车被迎娶到家里。当时,家里摆了好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好好热闹了一番。而后,二儿子、小儿子娶媳妇,一次比一次热闹。

  “我结婚时,坐着花轿来的,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鞭炮齐鸣。”周春英回忆,那时条件艰苦,基本上没摆酒宴,只邀请部分亲戚一起吃了顿饭。婚宴桌上的菜少得可怜,肉更是不见踪影。

  “我们年轻的时候,生活很艰苦。”周春英回忆,她1953年重返冼家时,公公因患病未及时医治已去世,老公冼同荣做木匠,但生意不好,全家依靠婆婆做媒来换取生活所需。为了补贴家用,当时周春英在村里担任妇女主任,每月领六毛钱的工资。

  “顿顿吃不饱,一年半载看不到碗里有肉,过年过节也不例外。衣服更是不知补了多少补丁。”周春英说,等到孩子稍大点,生活条件才逐步改善。

  从住石头房到搬进新楼房

  生活的变化,让周春英有些应接不暇。1980年,大儿子冼毕辉一家以打石头谋生,收入微薄。“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住的是用火山石盖的石头房,房子墙壁上有明显的洞口。”冼毕辉的小儿子冼开明回忆,小时候他和兄弟姐妹都是一起挤在一间小石头房里,一张床不够睡就横着睡。

  1990年,冼毕辉的媳妇黄玉金加工豆腐拿到县城卖。1996年,冼毕辉夫妇在村里开起了公交车。2000年,经过勤奋打拼,冼毕辉一家人盖起了楼房。2009年,冼毕辉一家又在海口市内买了新房。

  周春英表示,二儿子、小儿子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在提高。他们在老家盖起了楼房,小孩在海口读书。

  生活的改善体现在方方面面。走进玉仙村,在村的南边有一口老古井,井边杂草丛生,已经停用17年。“以前,我们吃水都要去井里挑,全村人吃一口井,人多时要排队,很不方便。洗衣服更麻烦,要去河边洗。”周春英说,2002年,全村通上自来水。刚开始,她很好奇,水龙头这么神奇,怎么会有干净的水流出来,且家家户户都可以装,不用再跑到井边挑水。后来,她听儿孙们说,城里早就用上自来水了,才放心喝。

  周春英说介绍,如今,大儿子已从公交车行业退休,二儿子在建筑工地当保安;小儿子做起烟酒生意。

  几个孙子的成长让周春英更是骄傲。周春英的二孙子冼开明于2004年考上大学,也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冼开明在一家汽车公司担任机械设计师,并已买房安家。其他几个孙子或开环卫车、或开货车、或做房地产生意,都有各自喜欢的工作。

  如今,周春英一家30多口人四代同堂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生活很幸福。 (记者 黄婷 实习生 邢利芳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