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益达人”邱宏锐 用志愿服务点亮人生—海南文明网
海南“公益达人”邱宏锐 用志愿服务点亮人生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南国都市报

0.jpg

邱宏锐(左)。(受访者杜江供图)

4月18日的晚上,杜江为邱宏锐守灵,从手机里翻出了一张老照片——那是5年前的4月18日,邱宏锐和杜江带着一位老人前往牙科医院,免费帮他补牙。老人重新拥有一口好牙,终于可以正常吃饭。邱宏锐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是杜江记得,那一天的邱宏锐很快乐。

  做志愿服务的人,总在追寻志愿服务的意义,一次聚会唱歌时,大家问邱宏锐:“你做志愿服务是为了什么?”邱宏锐一时没想好答案,只好拿着话筒说:“反正助人为乐就是值得去做的事。”

  话音刚落,邱宏锐点的歌到了。他兴奋地指着屏幕,那是谭咏麟的《朋友》:“繁星流动/和你同路/从不相识/开始心接近/默默以真挚待人……”邱宏锐说,这就是他的答案。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贺立樊 钟圆圆 /文

  志愿服务的“老大哥”

  志愿者们的“领路人”

  年轻的志愿者们把邱宏锐称为“锐哥”。如果从参与无偿献血的时间开始算起,56岁的邱宏锐已经参与志愿服务35年,累计献全血超过1600毫升、成分血超过72个单位。按血液占体重的8%计算,邱宏锐献出的血液总量至少可以供一位体重65公斤的成年人全身换血10次。

  许多志愿者都是从无偿献血开始自己的志愿服务之路,作为无偿献血宣传者的邱宏锐,无意间成为不少志愿者的“领路人”。

  “第一次无偿献血就是和‘锐哥’一起去的。”2016年,年轻的志愿者符雪梅报名献血,在此之前,她已经听过邱宏锐关于无偿献血的宣讲,“他不会讲大道理,总是在说,献出去的每一滴血,都有可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符雪梅牢牢记住这句话,可是当她第一次无偿献血时,却没有成功。“体重太轻,没能达标。”符雪梅很失落,站在一旁的邱宏锐却笑着走过来,安慰她,只要把体重提上来,下次还能献血,“这次献不成没关系,帮助志愿者们维护现场秩序,同样是为无偿献血做贡献。”

  从事志愿服务35年,邱宏锐还帮助了许多初出茅庐的志愿服务团队。

  邱宏锐的另一个称呼是“堂主”。很多年前,当海口的民间志愿服务活动还处于起步阶段时,邱宏锐就在网络上以“聚益堂主”的网名宣传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在海口长大的邱宏锐,经常联系同学朋友开展志愿服务,“堂主”的称号不胫而走。

  因此,当“龙哥哥”郑兴杰于2006年准备拓展志愿海南爱心社的服务时,第一个想到了邱宏锐。

  “他在前面打头阵,负责联系各方,我们在后方踏踏实实准备活动就行。”郑兴杰还记得,两人在那时开通了手机短号,一天要打上好几个小时的电话,都是在讨论志愿服务,家人常常调侃他,说他和邱宏锐才像“一家人”。

  邱宏锐常常穿着不同志愿服务团队的衣服。几年之后,郑兴杰才知道,除了志愿海南爱心社之外,邱宏锐还在30多个志愿服务团队担任职务,在许多团队成立之初,无私提供帮助。

  三句话不离志愿服务

  心里总装着他人

  邱宏锐喜欢拍照片,无论相识与否,他都乐于拍摄各个团队参与志愿服务的画面,通过网络等渠道,义务进行宣传。

  “邱宏锐是我们的顾问,在团队筹备初期,帮了我们很多忙。”海南省爱心社工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毅和海南绿脚印环保公益发展中心组建者尹可武都受过邱宏锐的帮助,“尤其是新的公益组织成立时,他总是给予最大的支持,帮助这些组织在海南扎根。”

  无论是对于普通群众,或是志愿者,邱宏锐总是愿意帮助人。每一次从陌生到熟悉,邱宏锐有着自己的沟通方式。

  杜江是海南省义工互助协会的创办人,他常常在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现场见到邱宏锐。有时,活动开始之前会有一段等待时间,只要发现大家无聊,邱宏锐总会主动跟大家聊天,有时抛出一些话题,引导大家讨论。

  “讲的东西总是与志愿服务有关,三句话不离志愿服务。”杜江还记得大家聊过一个关于志愿服务的话题——一个人做很多,还是每个人做一点?

  “有的人说,志愿服务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一点。”杜江觉得这句话有些道理,可是邱宏锐笑着说,总得有“做很多”的那个人,否则怎么能带动每个人“做一点”?

  “做很多”还是“做一点”?邱宏锐有自己的答案。6年前的一天,邱宏锐找到杜江,说起了一个计划——为中老年人治疗牙齿。

  “很多中老年人的牙齿不好,影响进食,继而影响营养吸收,导致健康下降。”邱宏锐和杜江找到了愿意免费进行治疗的医院,找到了愿意免费提供材料的厂家,还剩最后一步:找到需要治疗的中老年人。

  即使已经有许多志愿者参加,可是每一次走遍全岛的入户走访,邱宏锐依然主动加入。有的老人已经出现健忘症状,每一次走访结束,离开之前,邱宏锐总是指着胸前衣服上那颗代表志愿服务的爱心标志,不停地对老人说:“过两天来接你时,一定要记得我们,我们一定会把你的牙治好。”

  “一定要记得我们,一定要记得我们!”几年之后,当初的受益者张小平还记得邱宏锐,邱宏锐帮忙治好了他的牙,他终于能够正常吃饭。他记得邱宏锐,却再也见不到他。

  点点滴滴

  那些改变人心的“小事”

4月17日上午,杜江最后一次见到邱宏锐。邱宏锐静静躺在地上,一双开了胶的运动鞋摆在一旁,鞋底与鞋身几乎分离,一根绳子把它们勉强绑在一起。几天以来,只要一闭上眼睛,这双鞋就会出现在杜江的眼前。

  “他没有买车,开了间小公司,也没什么业务。他喜欢徒步参加志愿活动,为了省钱,也为了传递低碳生活的理念。”杜江记忆里的邱宏锐,总是一身简单的短袖长裤,斜背着一只挎包,穿着一双破旧的运动鞋,赶场一般,出现在各个志愿活动的现场。邱宏锐生活简朴,可是只要参加志愿活动,需要花钱的时候,邱宏锐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这么多年,他至少把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拿去做志愿服务。”杜江记得邱宏锐组织参与的许多志愿服务活动:邱宏锐参与筹建的图书室,目前已经达到900间;从2006年开始组织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工作,先后在海口、三亚、琼海、儋州建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俱乐部,目前已有志愿者300多人;邱宏锐参与筹建或帮助的志愿服务团队,更是不胜枚举。

  常年从事志愿服务,几乎每一位志愿者都遭遇过质疑,被认为另有所图,邱宏锐也不例外。但是杜江、郑兴杰等同路人十分清楚,参与志愿服务并没有什么物质上的回报。然而每一次面对质疑,邱宏锐几乎从不争辩,只是笑着说:“做这些事挺好的。”

  姐姐邱宏馨每次给邱宏锐打电话,邱宏锐似乎都在忙着,“不是在做志愿服务,就是在去往志愿服务的路上。”日复一日,邱宏锐总在重复着志愿服务。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志愿服务都是“小事”——疏导交通、爱心宣传、慰问老人……有没有这些志愿服务,似乎并不会改变这个世界。

  56年的人生,在2021年4月17日那天走到了尽头,邱宏锐突发疾病去世。4月20日,邱宏锐的追悼会在海口殡仪馆举行。邱宏馨泣不成声,泪光中,杜江来了,郑兴杰来了,张小平也来了。数百人自发来到追悼会现场,十多支志愿服务团队送来花圈。

  “我们做的这些事,看起来是小事,但是意义很大。”符雪梅记得邱宏锐说过的这句话,在她眼中,那些看似不可能改变世界的“小事”,早已改变了许多人的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