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引领 三沙市永兴学校打造文明校园新高地
发表时间:2023-11-16 来源:海南文明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发生全面、深刻、根本性的变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文明校园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从青少年抓起的基础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沙市永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紧紧围绕培育守护“祖宗海”接班人育人使命,紧密结合三沙实际,深挖文化育人资源,坚持德育引领下的新时代文明校园建设,形成了具有海岛特色的文明校园新高地。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涵养校园文化情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创新德育体系、加强组织指导,实现德育自我驱动、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相统一,为文明校园的建设铺就了“德育”底色。

一是创新德育成长体系。学校以学生知行统一为原则,围绕德育学段目标,充分熔炼三沙海洋特色,创立了“三沙小水手”德育体系,实现了德育成长的自我驱动。“三沙小水手”面向少先队员设置了“小水手”、“水手长”、“船长”三个等级的徽章,按照循序渐进、阶梯进步的原则,结合学生成长记录,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行为规范、思想修养、体能锻炼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后,获得徽章升级,并由驻岛涉海单位的工作人员授予佩戴徽章,不仅增强了学生荣誉感、使命感,更是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成长观,引导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是推动德育组织协同。学校以大德育体系推动少年儿童德育发展为思路,积极推动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和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两个一体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德育体系的纵向贯通。一方面,加强教师党支部和青年团支部建设,以党支部、团支部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带动少先队建设的健康活力。另一方面,依托托管共建单位琼台师范学院思政资源,着力打造思政一体化平台,2018年开始,学校引入由琼台青年学生组成的“蔚蓝师语”支教团队,于暑期来校开展支教活动,围绕“赓续红色基因、扎根绿色大地、驻守蓝色海洋”三大主题开设10余门兴趣活动;2020年开始,在高校指导下,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聚焦对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2023年开始,学校进一步深化大中小幼德育衔接,推动高校思政专业大学生与永兴学校学生“一对一”联络机制,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小、幼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贯通了思政育人链条。

三是统筹校外德育资源。学校以营造“全领域”德育氛围为目标,积极挖掘驻岛单位的德育资源,将三沙的德育积极因素引入课堂,走进日常,实现了德育建设的横向联动。经过不断建设,学校与驻岛单位合作,打造了有驻岛部队开展的特色国防教育课程和涉海单位开展的海洋文化特色课程,邀请“老西沙”给学生讲述“三沙故事”,邀请家长给孩子讲述“守岛故事”,组织家长利用晚间时间给孩子分享童话故事。在积极参与和认真聆听中,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海洋、爱三沙”的家国情怀和“爱军拥军”的真挚情感,“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也不断形成。

二、以环境创设为基础,打造以文化人高地

文明的校园首先要有文明的环境和氛围。学校致力于打造“文化高地、品德高地、育人高地”为一体的阵地建设,在整体规划和局部环创着手,以智慧建设赋能,不断加强学校文明氛围的营造,推动教学场所成为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为文明校园建设增添了“亮色”。

一是打造海洋风格的校园氛围。三沙海域面积广阔,海洋蓝是孩子成长中最熟悉的颜色,作为身在祖国南疆海域的学校,学校以贴近学生为宗旨,积极引入海洋元素,打造了独具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航船描绘的走廊、贝壳装饰的教室、海螺涂色的摆件、灯塔矗立的户外玩具等等氛围,为学生创设了梦幻般的成长空间。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海螺班”“海星班”等以海洋生物命名的班级名字也成为了各个班级鲜亮的标识。在浓厚的海洋氛围中,不断强化学生探索海洋的兴趣、爱护海洋的意识、守护海洋的情怀。

二是创设温馨怡人的文化角落。校园不仅是学生求知上进的阵地,也是少年儿童陶冶情操、涵养修身的最佳场所,作为三沙市唯一的学校,学校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充分利用有限的办学空间,创设了深受师生喜欢的错落有致、动静结合的文化角落。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部教学场所24小时面向学生及家长开放,学校建设了教师学习阅读的教师之家,也为学生量身订做了适合轻松阅读的儿童之家,不仅是孩子每天阅读绘本的必到之地,更成为家长晚间陪伴孩子开展亲子阅读的温馨场所,每天琅琅读书声、户外游戏声交织成了永兴岛上悦耳的协奏曲。此外,学校建有展览厅,定期展示孩子的手工、美术作品,在积极参与中提升孩子鉴赏美、创作美的热情,搭建了学生展示自我文化涵养的窗口。

三是完善畅通无阻的智慧布局。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作为岛礁学校,学校以赋能师生为宗旨,不断完善智慧教室改造,贯通了与岛外教育资源的共享对接。学校自2017年开始,与海口市学校开展同步课堂,2022年以来,通过软硬件升级和先进理念学习,形成“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同推进、“固定单元+提升模块”相结合的远程教育机制创新,远程教育聚焦音乐、美术、心理、阅读等学生美育和成长教育,并推动单纯的课堂教学向多元的教研互动、德育共建转变,每学期开课40余次,缓解了学校因地处偏远,教育资源短缺的不足,拓宽了学生感知多元文化的视野。

三、以多元活动为依托,提升校园文化质量

丰富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重要承载和“活的灵魂”。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故事化的表达、场景式展示、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悟、在求中思,引导孩子们涵养精神品格,厚植家国情怀,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为文明校园提高了“成色”。

一是“红绿蓝”三色教育深入实践。学校紧抓主线,深入实施“红色铸魂、绿色培根、蓝色润心”三色教育实践,三色交织为学生打造了具有三沙风采的特色印记,擦亮了培育守护“祖宗海”接班人的使命光辉。红色教育中,学校注重学生入脑入心,充分利用升国旗、敬队礼、与国旗同框、为祖国献唱等仪式教育,以及雷锋活动月、少先队建队日、开学第一课等特殊节点让红色历史、红色歌曲、三沙故事在校园中广泛传颂,培铸学生“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情怀;绿色教育中,学校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全体师生参加每周“爱岛日”活动,每日参加种植基地劳动实践,开展“三沙印象我来讲口语课”,在具体参与实践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进学生“爱我三沙,护我岛礁”的意识;蓝色教育中,学校注重学生情感共鸣,带领学生参观西沙海洋博物馆、云端看海龟,组织学生开展“海洋生物绘画课”“海洋环保实验小课堂”“南海文物保护体验课”,排演救护海龟话剧等形式,让学生在领略海洋之美的同时,树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自觉。

二是“五感式”阅读体验浸入人心。学校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激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将阅读融入学生成长日常,在广泛阅读中,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学校自2017年开始,在每年4月份,开展由全体师生家长参与的“爱祖国、爱三沙、爱阅读”阅读节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7届。阅读节期间,鼓励儿童将“听、说、读、画、演”五感融为一体,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开展图书漂流、书画日记、亲子共制绘本等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诵读经典”“图书馆参观”“我是读书小明星”等活动;在阅读节总结日,开展幼儿讲故事比赛,鼓励幼儿与家长将故事讲出来、演出来。通过活动,营造了“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三沙”的读书氛围,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的“阅读共同体”,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文化传承的“大文章”。

三是“百花式”文体活动激发活力。学校认真谋划,遵循学生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强化文化供给。学校在小学部开展“每天半小时”活动,利用午休前后时间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和静心习字,学校教师结合自己专长,开设“晚间一小时”活动,利用晚上时间,开展趣味积木、奥尔夫音乐、花样跳绳、开心绘画等兴趣活动,既解决驻岛家长晚间照看难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兴趣爱好。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亲子运动会、六一晚会、灯塔研学等主题活动有序组织,武术操、旗语操、竹竿舞、抢花炮等学生趣味体育活动百花齐放,蓝晒,黎陶,扎染等特色美术体验课程推陈出新,趣味文化竞赛、讲故事比赛等校内赛事蓬勃开展,学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沐浴党的恩泽,踏着时代春潮,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三沙市永兴学校在文明校园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道路。回望学校文明校园建设,取得成效得根本在于坚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坚持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坚持了与时俱进和遵循规律;在“立足地方,知行合一”的建设思路指导下,学校实现了价值引领与学生活力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主动创建与深挖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新风的有机结合。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立足于海岛特色的文明校园建设目标,不断强化思政引领、不断夯实校园阵地、不断拓宽文化资源供给、不断丰富校内文体活动,将学校打造为祖国南疆的文化育人高地。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