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公共就业服务——海南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
发表时间:2023-11-16 来源:海南文明网

海南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抓思想教育、抓服务质量和抓深度融入“三向”精准发力,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单位的文明形象,促进公共就业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让群众共享城乡发展成果。目前已运营就业驿站共35家,涵盖海南省3个重点园区、12所高校、11个乡镇与海口城区9个街道社区,形成了对全省超80万人的服务覆盖,依托资源优势与专业能力全力保障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发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服务海南”的海控精神,筑牢海南就业工作“基本盘”。

一、理论宣讲接地气聚人心

开展理论政策联学活动。建设充分就业社区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公共就业服务项目”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海南人才集团高度重视,以基层就业服务驿站为依托,组织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与社区服务对象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收录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引导大家深刻理解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形成发展合力。一是联动社区普及就业政策。旗下城东社区就业服务站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积极组织就业服务站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和促进高质量就业等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排忧解难,切实把就业惠民政策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二是联动社区助力“清廉社区”建设。9月8日,为美兰区就业驿站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廉洁教育,重点强化纪法意识、警示震慑教育,宣讲海控企业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共计7人参加。

图1 2023年6月27日为城东社区就业服务站组织驿站工作人员和居民进行主题教育学习

二、制度建设增效能添动力

建立业务学习制度。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间的横向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升人员能力素质。一是开展公共就业服务难点与技巧提升专项培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的能力水平;二是开展就业、失业相关政策培训。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咨询问题,常态交流讨论,明确有据可循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政策宣传解读能力。

健全各项服务制度。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确定目标、制定策略、设计活动、配置资源,规范话术,服务后及时评估,并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遇到的人民群众就业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逐步形成一套规范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制度。一是信息采集制度。为确保采集的第一手信息翔实、准确、完整,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做到“两细”,即:“问细、记细”。“问细”就是要详细询问人员的基本情况,如是否为“0”就业家庭,就业意愿,个人具备的特长等;“记细”就是要逐项真实、清楚、明细得记录待就业居民的所有个人及家庭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为日后联系工作做好准备。二是分类建档制度。分门别类建立建全服务对象信息登记表、211就业服务记录台账、岗位信息采集表等基础性台账。人员档案中除设有本人及家庭情况、就业意向、就业能力、跟踪服务等记录外,特别突出了性别、年龄结构、职业技能、就业意愿、专业特长等方面内容,并根据行业、专业、特长等进行分类,便于查找,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访企拓岗制度。积极访企拓岗,通过走访,对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加了解,同时让企业最大程度了解城区、高校和乡镇等服务区域的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并开拓适合的岗位,为人民群众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推荐上岗制度。通过开展岗位定向推荐、提供线上线下招聘服务、职业指导服务、政策咨询服务等“四送”服务,为广大居民提供岗位信息、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最终达到上岗就业的目的。编制《海南就业驿站工作规则》并成为全省推行的工作标准,深度系统服务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一对一精准推荐就业岗位1.54万人次,成功帮扶实现就业5707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乡村振兴赋能添力。针对省内12所高校毕业生开展系列活动累计170场,推送岗位6.17万个,覆盖服务学生约5万人次。五是就业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将“提升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宣传主阵地下沉到基层一线,将就业政策宣传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招聘信息折页、入户走访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创业担保贷款、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就业创业服务等相关政策内容,打通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获得人民群众的好评。

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将就业驿站规章制度、工作职责、业务办理流程及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办公电话等内容在公示栏等渠道进行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把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沟通联系制和跟踪回访制,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实行文明服务、阳光服务,有力推动了公司公共就业服务团队的精神文明建设及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三、共建共享惠民生促安居

建立协同机制。从项目一开始,各公共就业项目与驻地乡镇政府、村委会、社区居委会、高校就业指导办公室和园区管委会等建立并保持联系,建立了规范的协同机制。一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公共就业项目与驻地管理部门每周五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主要总结本周工作,通报下周工作计划,重点总结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讨论下周工作的结合点。二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公共就业项目与驻地管理部门明确联络人,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沟通相关工作情况。通过与社区实施深度融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抗疫并对社区就业帮扶项目进行宣传。

开展便民服务。一是开展便民医疗服务。组织医疗志愿者走进社区免费为居民提供理发、血糖测量、口腔检查等便民服务,在便利居民的同时也树立了文明新风。二是开展惠民活动。与就业服务驿站周边市政服务主体联合开展“菜篮子1元菜”等公益爱心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真正的实惠。三是开展就业服务进家庭活动。将就业服务工作拓展到社区居民家庭,打通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海南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团队的精神风貌、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下一步,海南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各项要求,发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服务海南”的海控企业精神和“忠诚担当、诚信守法、团结创新、廉洁高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好普惠性就业服务驿站文明窗口作用,努力书写公共就业服务生动实践,全力打造全省影响力最大、服务质量最优的公共就业服务标杆。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