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红色家风|张云逸代夫人韩碧写给侄女张丛萍的信:献身农业为国为民 争当劳动模范—海南文明网
海南红色家风|张云逸代夫人韩碧写给侄女张丛萍的信:献身农业为国为民 争当劳动模范
发表时间:2021-10-4 来源:海南文明网

编者按:

一封家书,纸短情长。它记录了一段段革命事迹,蕴含了一颗颗赤子初心,也彰显了一片家国情怀!海南省文明办联合人民网海南频道推出“海南红色家风”专栏,邀您一起与海南知名作家共同穿越时空隧道,与先烈们展开心灵对话,感受浓厚炽烈的初心使命,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

 

该信件由海南省档案馆珍藏

 

张云逸代夫人韩碧写给侄女张丛萍的信(部分)

你要知道,如果人人都不去参加农业生产,通通到学校读书,就没有人种田了,这样哪里有饭食呢?没有人种棉花,哪里有衣穿呢?因此,我上面主张你下定决定永远在家里参加农业社生产做个新式的农民,为争取成为劳动模范,那是很光荣的。你在家里生产,也可以照料老婆婆的生活,以尽孙女的责任。迂有困难,我们当尽可能帮助。并望时常来信给我,你伯父八月   因病进医院治疗。现已出院休养。我们大家都好,勿念

韩碧

(图片拍摄于档案馆)

 

使命在肩 初心不改

——读张云逸代夫人韩碧写给侄女张丛萍的信

——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唐雄

张云逸代夫人韩碧写给侄女张丛萍的这封信写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正因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在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坚决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通过土地改革,三亿多农民分到七亿多亩土地,彻底消灭了中国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国民党反动派专制时期,到处是白色恐怖,各地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张云逸的亲弟弟本是新四军,得了肺结核返乡养病时被敌人得知,倒在敌人的屠刀下。张云逸在文昌老家的堂弟因为他的缘故,被作为“匪属”,也遭到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主政广西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张云逸,一边号召广西民众厉行节约,支援解放云南的陈赓部队及越南的胡志明政府;一边领导广西军民清剿国民党顽匪、镇压反革命势力、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各项建设事业,为广西的发展提供和平的社会环境;还在海南解放前的1950年,通过党组织把弟弟和堂弟的三个孩子接到身边,让他们上学读书,弥补心中对亲人的愧疚,可谓用情至深。

海南解放后,张云逸家被划分贫农,享受土地改革政策的红利,分得了一亩耕地和半亩坡地。侄女张丛萍看到三个哥哥都在伯父身边上学,也想去读书,就请人给张云逸的夫人韩碧写信。当时,张云逸与文昌家人之间的信件,都以韩碧的名义接收,就是怕当地政府知道是他的亲戚,给政府增添麻烦。加上韩碧参加革命后才开始学文化,只能简单的看看书报,讲不出太多的大道理,所有的信件仍是张云逸代笔。因此,他在代韩碧写给侄女的信中说:“如果人人都不去参加农业生产,通通到学校读书,就没有人种田了,这样哪里有饭食呢?没有人种棉花,哪里有衣穿呢?”是啊,如果大家都弃农投笔,起码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又谈何干革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人民闹革命,初衷就是推翻压迫在劳苦大众身上的“三座大山”,让农民“人人有田耕,人人有衣穿”。

“民以食为天”“无粮不稳”。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是人民群众的命根子,农村是中国共产党人起家夺权的根据地,农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闹革命的同盟军、也是主力军。张云逸深知“耕者有其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与基本任务,发展生产是新中国的第一要务。因此他要求侄女“下定决定永远在家里参加农业社生产做个新式的农民,为争取成为劳动模范,那是非常光荣的。”

  张云逸平易近人,家风朴实,他在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时,虽然拿着当时全国最高的三级工资,生活却一直艰苦朴素。他常常对家里人说:“破布可以纳鞋底,麦麸能喂猪,豆腐渣能做菜。我们都是普通人,一定要勤俭节约。”他戎马一生,南北征战,无暇回故乡欢承膝下,却心系家人。信中,他谆谆教诲侄女:“你在家里生产,也可以照料老婆婆的生活,以尽孙女的责任。”要求侄女既要安心在农村生产,还要遵循“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尽职尽责孝敬老人,照顾妈妈与阿婆,让她们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幸福地安度晚年。在这里,可以看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铁骨柔情。

张云逸将军一生谨记“以遂初志,而尽己责”的信念,使命在肩,初心不改,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毛泽东高度地称赞他:“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