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领导活动
生态海口:湿地入城让椰城更美好
发表时间:2018-6-28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海口申报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生态海口:湿地入城让椰城更美好

0.jpg

空中俯瞰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盛夏的早晨,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荡漾着清爽的微风,流水潺潺、花草馨香,锻炼的年轻人、散步的老人,在绿地上打滚的孩童悠然自得地享受幸福生活。

但就在两年前,居住在海口美舍河沿岸的30多万市民,却并没有向别人炫耀“环境好”的资本,因为这条“有味道”的河,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1.jpg

航拍海口凤翔湿地公园

美舍河全长24公里,流经海口市区,沿线的居民人口达30余万,占海口总人口的15%,被誉为海口的“母亲河”。因为历史的问题,美舍河沿岸分布着大量的城中村和老旧街区,这片区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地下雨污管网不齐,整个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是直排美舍河。由于沿线居民越来越多,排出的污水也让美舍河不堪重负,最终使其沦为市民口中的“臭水沟”。

“这是一条‘有味道’的河,在我们治理前,沿线的居民基本上是不能开窗的。”海口市常务副市长顾刚告诉记者,在2016年美舍河治理前,每天约有8万吨的污水直排美舍河,水的问题,成为老百姓诟病最多的话题。

治水,成为海口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2.jpg

海口东寨港红树林美景

2016年12月,海口市委成立市治水办,设立十个工作组,将美舍河作为最难啃的硬骨头进行流域系统治理。通过截污纳管、控制面源污染、生态修复,美舍河水质大为改观。同时,城市绿道、慢行道和城市公园的建设和治水结合起来,美舍河的河道成了市民的公园。

顾刚犹记得这场蜕变的开端。“我们在探索中找到了总书记的三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顾刚说,政府要求所有干部熟知这三句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并把这些含义传递给市民。

然而,起初一些干部自己也不明白,怎样才能叫人们“记得住乡愁”?直到治水的效果初显,人们越来越理解,湿地修复和保护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是如此密切相关。

为了让市民能亲身参与美舍河的治理,海口市通过电视直播,把治理的理念、进度、成效全部展现给老百姓。美舍河成了2017年海口的“网红河”,在新闻和微信朋友圈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施工过程中,媒体和市民也积极发挥着监督作用。

“修凤翔公园的时候,对面的楼上住着一位海南大学老师,他在家里架了望远镜,天天看我们修美舍河,经常打电话投诉我们哪里做得不对,”顾刚说,“后来我们派了工作组同志到他家里走访,他给我们提了很多好的意见,这些意见都被纳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来。”

近日,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第一批专项督查中,10余条黑臭水体因其治理良好荣登“光荣榜”,美舍河位列其中。有了治理美舍河的成功经验,海口市政府又把这一经验在全市的其他水体进行了复制,同时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来研究如何修复河流水系的自然排洪与净化功能,比治水的层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3.jpg

海口凤翔湿地公园美景如画

如今,下午五六点的公园里,蛙叫声回荡耳畔,曾一度消失的白鹭和许多鱼类也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内。市民们感慨,居然能让孩子在公园看见以前在郊野乡下才能见到的东西。

“这唤起的,不正是人们心中浓浓的乡愁吗?”顾刚说,“如果说,我们从水体的治理中找回了人们的乡愁,那么未来湿地城市的建设会让城市里的水变得更加有灵气、有活力,同时也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海口的城市竞争力。”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纵横椰城的32条水体,是大自然赋予海口的厚爱,也是海口打造湿地城市的“底气”。

据介绍,海口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编制并实施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这是一套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非常强的规划,都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顾刚透露,2017年,海口的一份《湿地保护工作方案三年行动计划》被国家林业局全文刊发,在全国林业系统学习。“这是建国以来林业系统第一次刊发一个地级市的文件让全国学习,说明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4.jpg

俯瞰海口五源河湿地公园风景

全市上下对于湿地建设的高度重视、完整成体系的湿地建设规划、突飞猛进的湿地建设成就、独一无二的热带火山湿地资源等优势因素汇聚在一起,让海口从全国12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国家林业总局、国家湿地办推举申报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的六个城市之一。

如今,海口正在把美舍河治理的经验向全市其他水系逐步推广,美舍河湿地公园和五源河湿地公园已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级湿地公园称号,这些都为海口申报国际湿地城市提供了信心和资源。

相对建设湿地来讲,保护显得更加重要。为此,海口已经通过立法出台了《美舍河管理办法》,湿地保护的相关法规也已纳入今年的立法计划,让海口湿地保护有法可依。

除了顶层设计保护湿地,海口还加大湿地保护的学习和教育力度,全方位发动城市所有力量,保护来之不易的湿地。

在海口市第七中学,临河而建的学校将钢筋水泥的围墙拆除,换之以透明的隔离网,使其真正成为一座“河景学校”。“我们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湿地知识的相关教育,学生很喜欢。”该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海口之所以下这么大力气建设和保护湿地,归根结底,还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顾刚说,建设国际湿地城市,最大的受益者是海口市民,同时也让海口的吸引力更强,发展后劲更足。(陈孟、陈灿、毛雷、吉羽、符武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