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快讯
“水城”海口:生态治水激活城市记忆
发表时间:2018-7-4 来源:海口日报

  “水城”海口:生态治水激活城市记忆

  ——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报道(三)

  傍晚的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夕阳西下,美舍河畔,一地暖黄,碧波染上一层暖色,放眼望去,水鸟振翅飞翔,碧波荡漾光影涟漪,清水畅流奔向远方。

  生态治水,释放惠民红利。海口在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中,探索创新水体治理体制机制,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采用自然积存、自然净化、自然渗透的思路,全面系统地梳理上游下游、岸上水里、岸边浅滩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为主线,在全流域构建水生态海绵系统,打造水岸同治、蓝绿交织的生态廊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水岸同治 东西湖变亲水公园

  地处繁华闹市区的东西湖,曾是老城区重要的休闲胜地之一,深受周边居民的青睐,但随着清澈的湖水渐渐远去,这里成了脏乱差的“闹心地”,更是老海口的日常生活“痛点”。

  “走在湖边,经常飘来阵阵难闻的臭味,浑浊的水面上有时还会出现死鱼,更是臭上加臭。”提及以前的东西湖,老海口陈玲不禁皱起了眉头。

  面对“沉疴”,海口坚持水体治理融入生态修复,全流域综合整治,从源头起步系统施治,水岸同治。重点建立了水循环系统,新建了泵站和日处理污水量可达2万吨的一体化设备,实现污水循环利用,构建自然生态的和谐治水环境。目前,东西湖水体指标已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局部区域甚至达到IV类。

  为了提升水体净化能力,增强水生态景观丰富性,施工方在东西湖岸边种植了多种水生植物,造型各具特色,点缀湖水景色。

  “原来,高高的围栏将湖水和人隔离开,彼此离得很远,没有亲近性,体现不出水生态的魅力。”中规院建筑所工程师申彬利介绍,为了打造亲水休闲空间,将原有毛石砌筑硬质驳岸进行软化处理,改成了草坡入水,在安全水位线里种上水生植物,同时,将东西湖驳岸向后拓宽,完善滨湖步道空间,增加部分亲水栈道,让人与自然“亲密接触”。

  修复文脉 留住浓浓乡愁

  海口在加快生态修复的同时,也在同步推进文脉修复,不仅让清澈的水体重新回到人们眼前,也将流淌在人们记忆中的城市记忆激活,留住浓浓乡愁。

  在美舍河的苍屹湖畔,有一处神秘石洞,石洞上“石室仙踪”四个字清晰可见。这是水体治理中的意外发现,经过考古人员细心挖掘,“石室仙踪”遗址得以重见天日,吸引全城的目光。

  据市文物部门考古调查,“石室仙踪”题词于明万历年间(1608年),为福建泉州武进士海南副总兵邓钟的题字。目前,“石室仙踪”被列为海口市首批城市更新示范性项目之一,被精心保护修缮,着力打造成美舍河畔的人文景观。

  在加快美舍河生态修复的同时,海口多举措寻找美舍河“文化记忆”,通过文脉修复,留住美舍河的“乡愁”和“记忆”。据了解,美舍河是流经海口10多条主要河流中文化底蕴最深厚,文物古迹遗存最多的河流。从南到北,目前现存古建筑遗迹有龙婆西湖庙、石塔村的文峰塔、仙人峒、府城古城墙和五公祠等,其他诸如明昌塔、关帝庙、文昌阁、大悲阁等已难寻遗迹。

  海口正在依托美舍河之水,做活沿河文化,提高城市文化底蕴,让市民游客在这里留下深刻的文化记忆,将美舍河打造成生生不息流淌的文化之河。

  和谐共生 重塑“水城”风貌

  海口自古有“水城”之称,湿地面积达29093.09公顷,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等4个湿地类及11个湿地型,湿地率达12.7%。

  不仅如此,海口湿地资源丰富,特点显著。有中国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拥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种类最多(36种)的红树林,被称为“中国红树植物基因库”;有独具特色的羊山火山熔岩湿地,涵括了淡水泉、河流、洪泛区、沼泽、湖泊、池塘、水库等湿地类型,堪称“湿地博物馆”……

  为了筑牢生态防线,重塑“水城”风貌,海口多管齐下,相继出台相关的湿地保护修复规划,建立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还组建了国内知名湿地专家参与的“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市级湿地保护协会,建立起以海口市级湿地保护管理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区级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等为基本构成的湿地保护组织管理体系。

  共筑湿地之城,共享生态家园。目前,海口湿地保护志愿服务已逐渐走向常态化,湿地保护服务队日渐壮大,四个区有超过54支湿地保护志愿服务队,初步统计,目前已有9000多名湿地保护志愿者。(记者 曹马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