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风尚
民谚诗文诉说琼州春耕
发表时间:2019-2-25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近日,在海南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一田洋,农民们刚种植的水稻绿油油一片。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1.jpg琼海的农田里,农民在插秧。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立春过后,大地一日暖过一日,海南的春天来得更早,进入雨水节气之前,琼岛各处田间地头,就已是一片春耕的忙碌场景。

  回望海南历史,虽然气候与中原有所差异,但在春耕内容上没太大区别。正是自海南始,一幅忙碌的春耕图由南向北徐徐展开,南方的田里秧苗长了起来,北方的地里麦苗开始返青。

  历史上在海南的人们或是用文字、或是口口相传,将关于春耕的故事,零碎地记录了下来,将这些碎片掰开了看,是一个个勤劳奋进的场景,是一个个不屈于自然枷锁的抗争过程。

  民谚将春耕故事口口相传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哪朝哪代,农业尤其是谷物耕种一直为立国的根本。中国人深知春耕对于一年收成的重要性,进而延伸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等超出农业领域的谚语。

  海南基于自身的气候与地理环境,也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谚语。最为典型的便是“干冬湿年”与“湿冬干年”之说。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写道“谚云:‘干冬湿年,坐了种田。’又云:‘热闹冬至冷淡年。”’意谓冬至天晴干,过年多雨雪,有利春耕。

  而海南的民谚却刚好与之相反。一些老海南人依然熟知这句话——“冬湿年干,谷米满仓;冬干年湿,米缸见底”,意思是冬至前后有雨潮湿,而春节时天气晴朗干燥,则是年一定会有好收成;而冬至前后若干旱少雨甚至无雨,而春节时却又阴雨连绵,则是年恐有欠收。

  在明代郭裴所编修的《广东通志》中也有明确记载,立春日微雨兆有年,谚曰“干冬湿年,禾黍满田”,各府皆然,惟琼州相反,曰“冬湿年干,禾米满仓;冬干年湿,禾米少粒”。

  海南人口中的许多民谚,是从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得来,既记录着历史,也指导着接下来的农业生产。“短春春到清明好,长春清明雨纷纷”。短春指农历闰年时的清明,长春指农历平年时的清明。因短春清明多在农历二月,这时候天气晴和,有利于抢抓春耕,长春清明多在农历三月,这时候清明时已是雨水纷纷,应是水稻借着雨水生长之际。

  除了春耕,海南人的谚语还贯穿于整年的生产之中,如地方史志中记载,“雷跨秋,有作无收;秋跨雷,禾米成堆”。意指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则收成不好。

  有趣的是,清代《广东新语·海水》中还记载了“琼州以海水占年,凡海水热则荒。谚曰:‘海水莫热,禾谷将结。海水其凉,禾谷登场。’”意思是海水若比常年热,预兆着来年禾谷不好,将闹饥荒。这似乎与后来发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冥冥中有着相似之处。

  诗文诵赞海南最美春耕

  自古以来,农民总是在忙忙碌碌中与节气抢时间,古时候许多诗词也将农民的忙碌与悲惨表现出来,但提到春耕却有些不同,且不说百花齐放春色撩人,单单是耕耘大地孕育着一年的希望,也让文人墨客笔下对春耕多了几分好感。

  提到与海南有关的文人,不能不说的便是苏轼,62岁时他渡海来到儋州这个当时的蛮荒之地。此前遭逢厄运,谪居的生活亦免不了苦闷,他自己也写道“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苏轼这时的诗文中少了许多“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兴与“一蓑烟云任凭生”的豁达。

  而在春天,遇上春耕,年过花甲的苏轼寻回往日的豁达与乐观。一连用七个“春”字写就了一首咏春之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首《减字木兰花·立春》,上下两片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写无限春风,写春耕春种。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春幡,即“青幡”,一种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又称剪胜、彩胜,表示迎春之意。苏轼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的绚丽春光,也表现了他的豁达乐观。

  许多海南本土的文人雅士,也曾用诗词关注琼岛的春耕图景,明代琼山进士陈繗便是其中之一。“山外无山只有天,天光常在未明先。阳春到处增和气,瘴蔼开时起瑞烟。绿树经年迟落叶,花村无雪早耕田。居民乐得东风暖,总把单衣换木棉。”这是陈繗十首《海天春晓》中的一首,以白描的手法记录了海南早来的春色。

  如果说《海天春晓》只是说明海南春耕早,那陈繗的另一首《见农妇插田歌作》则是对春耕场景的直接描写。“尺布包头学野装,轻移莲步水还香。裙如蛱蝶随风舞,手效蜻蜓点水忙。紧束晓烟青一把,细分春雨绿成行。山歌欲和声难调,恼杀摇鞭马上郎。”不仅描写了农妇耕作时的穿着步态、劳作手法,还描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山歌唱和的场景。

  游记窥见海南

  春耕白描场景

  在民谚、诗词中,过去海南春耕的形象总是一个隐约的侧面,而进入近现代以来,一些文人墨客的游记得以保存至今,从他们的笔中,可以窥见当时海南春耕更为详细的图景。

  夏寿华,湖南益阳人,先后参与维新、反清、反袁、护国、护法等运动。1914年春天,已是六十高龄的夏寿华受当时广东省长的邀请前来海南考察,游历了海南十三县,对海南的山川形势、物产品汇、民情风俗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写成了《琼游笔记》一书,并作有“琼游诗”三十首。

  夏寿华向西南行至当时的昌化、感恩两县,所见的春耕场景是“蓣田何纵横,妇媪忙劳作。胼胝虽劬劳,气力终薄弱。血汗身如洗,短衣露臂膊。农事稍暇豫,负担赤双脚。”表现出了春耕农妇的辛苦。

  而当夏寿华来到崖县时,刚好赶上了一场祈祷春耕顺利、风调雨顺的春祭活动。春祭是在崖城文庙举行,崖县的许多民众,无论黎族还是汉族都赶来参加。

  见此熙熙攘攘的场景,夏寿华不禁写下“大块山河一片羽,连城草木自纵横”“野竹丛边度黎唱,刺桐花里饷春耕”的诗句。刺桐树高数丈,大的需要合六七人抱,红花三月盛开,嫣然满树,当时的黎族群众并无记录历法,而是每年“望花开而始耕作”。

  而早于夏寿华之前,海南近现代可见的游记是《游历琼州黎峒行程日记》,作者是著名学者胡适的父亲胡传,他于1887年受广东巡抚委派前来巡视海南。

  他行到陵水境内时,描写道:“自藤桥至此,地滨海,白沙弥望,高平之处,浅草平铺,无开垦者。洼下及坡之四边欹斜之处,略有耕植者。凡地属高坡,虽平旷而土深厚,垦而种植其收成必减于低处二三分。”道出了当时海边沙地耕种不易。

  无论是夏寿华还是胡传,他们前来海南考察都带有官方的背景,他们所写就的游记也成为当时外界了解海南的一个途径,为将来海南的进一步开放打下了早期的认知基础。  (记者 梁君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