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快讯
“80后”作曲家赵晓辰:用音符谱写海南故事
发表时间:2019-8-5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赵晓辰在谱曲。

1.jpg

赵晓辰(左)在五指山采风。

2.jpg

赵晓辰在演唱。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80后”作曲家赵晓辰是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2015年,赵晓辰来到海南,一踏上这片土地,便被海南文化所打动,创作了大量海南主题音乐,涵盖各种体裁、题材和风格,多部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多次在国内外作曲比赛中获奖,是我省目前唯一的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获得者。

  他用一首首极具海南风情的钢琴曲,一幕幕激情澎湃的海南故事音乐剧,一章章大气磅礴的海南交响组曲,将海南历史文化融入音乐艺术中娓娓道来。

  风格各异的海南音乐

  夏日的一个晚上,海南大学的校园十分安静,仿佛能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走上音乐与舞蹈学院三楼,赵晓辰的创作室不时传出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不成段,却很悦耳。

  他的音乐创作室很宽敞,有十来平方米,但设施很简单,书桌上放着电脑,桌边紧挨着一架黑色的立式钢琴,赵晓辰每每谈到他的作品,便会到钢琴上即兴弹一段。

  “这是我创作的好伙伴,一天都离不开它。”赵晓辰的手不太像大众印象中钢琴家的手那般修长,但一触到黑白琴键,整个房间都会因音乐而熠熠生辉。

  赵晓辰聊起海南音乐,话语间充满了感染力。他说,海南自古就是一座移民岛,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们迁徙于此,使这一地区形成了包容、多元的艺术文化特征。“有集海南音乐之大成的琼剧、八音,各地区也拥有独树一帜的民歌、舞曲、器乐曲等,如黎族音乐、苗族音乐、儋州调声、临高哩哩美、疍家调、崖州民歌、东方歌调等,这些特色音乐的旋律曲调、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色编配、表现形式各异,风格鲜明,如珍珠般散落于琼州大地,让人感慨海南文化之绚彩多姿。”

  原生态音乐“艺术化”

  海南原生态音乐如此丰富多彩,那为什么大众的接受度不高呢?

  赵晓辰说,不仅海南,所有原生态音乐的形态都相对简单,其实这些音乐“无拘无束”,非常自然、鲜活,只是无法迎合现代人的口味。如果要将这些纯民间音乐置于音乐会殿堂,就需要作曲家以艺术化审美、专业化技法在保持其风格内核的前提下去提炼、引申发展乃至重塑。

  以赵晓辰创作的钢琴曲《“久久不见久久见”主题变奏曲》为例。此曲的创作素材来源于海南黎族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赵晓辰表示,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有黎族音乐精髓,其内涵和意义已经超越了地域和民族,成为一张凝聚了海南艺术文化精华的音乐名片。

  因此,他在创作钢琴曲《“久久不见久久见”主题变奏曲》时,将其定性为“海南风格”,在不影响其核心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极大程度的改造,引申为五个不同形象的变奏主题,分配于乐曲的各结构部分,使原本几十秒即可唱完的民歌,发展为演奏时长近10分钟的中型规模的钢琴曲。

  海南民间音乐“再创作”

  赵晓辰创作的《海南风格钢琴曲集》曾在海南大学音乐厅举办过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很火爆,连过道都站满了人,一开始赵晓辰以为观众只是来看看新鲜,但音乐会散场后,大家仍久久不愿离去,赵晓辰这才意识到观众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些曲子。

  “没想到海南民歌也能那么洋气。”这是音乐会结束后,赵晓辰听到最多的一句评价。《海南风格钢琴曲集》共包含10首钢琴曲,每首都冠有独立标题,集中展现海南某一地区、民族或曲种的音乐特色和风格,如琼剧风格的《宝巾之恋》、“海南八音”风格的《盅盘舞》、儋州调声风格的《山水歌台》、儋州山歌风格的《东坡谣》、临高哩哩美风格的《渔歌》、疍家调风格的《咸水情歌》、“综合性”风格的《“久久不见久久见”主题变奏曲》、黎族风格的《打柴舞》《黎族童谣》《万泉河畔》。

  不少人欣赏完这场音乐会后,大都对儋州山歌风格钢琴曲《东坡谣》赞不绝口,称这首曲子让他们想到苏轼“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一生。赵晓辰表示,儋州山歌比调声更为久远,音乐的原生态气质更加浓厚。钢琴曲《东坡谣》源于一首悠久的儋州山歌,歌名已无从考证,可能与东坡并无关系,但他听到这首山歌的时候就本能地想到了苏轼。

  “这首歌调于悲凉哀婉中透露出一股坚韧不拔的豁达气质,让人不免想起晚年被流放于海南儋州,并对此地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北宋文豪苏东坡。将此曲命名为《东坡谣》,意在寄儋州山歌的深远悠长,遥思先哲。”赵晓辰解释道,他的创作是在对原生性音乐素材进行提炼、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性、个性化的发展及重塑,既“还原”或凸显某种音乐风格的原生性特质和民间性情趣,又充分发掘钢琴这一西方乐器对于海南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潜力,从而在创作和演奏两方面为其注入新的艺术内涵。

  音乐中的海南精神

  赵晓辰从小在山东长大,先后在天津、上海求学,虽然他生活过的地方都有大海,但2015年第一次游历海南时,他仍被深深地震撼了。“淳朴之处最有生机,海南虽不像上海、天津那样繁华,但海南的人文风情独具魅力,艺术资源更是取之不竭,尤其是原生态文化保存完整,这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幸运和幸福。”

  “2015年,刚来海南时,我曾到五指山水满乡采风,在山上遇见一位阿婆,我们想听她唱歌,一开始她还不好意思,聊天熟络了,阿婆冲我们笑,笑着笑着就唱歌了。”4年过去了,赵晓辰依然记得阿婆的笑容,那么纯净,那么美好,以至于他一想到阿婆,脑海中就能浮起一串串音符。

  “海南的文化很丰富多元。”赵晓辰表示,同为渔歌,哩哩美和“海上游牧民族”疍民的“疍家调”又不尽相同。“疍家调”更令他动容,疍民终生以海为家,寄情于海,寄情于歌,从他们的歌声中,赵晓辰感受到浓浓的悲怆、坚韧和豪迈。

  “相较于细腻柔美的哩哩美,疍家调就像海水的味道,又咸又涩,于直白、直接、简单的粗犷线条中蕴含着深远的情愫,感染力极强,它的气质就像陕北的信天游,都是从贫瘠中开出希望之花。”赵晓辰表示,现代传播的声音非常嘈杂,在这样的环境下,像海南民歌等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带有祖先声音的民间艺术被挤出大众的视野是非常遗憾的事,我们这一代人要创造条件,让带有祖先声音的民歌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再次响起,让大众从音乐中了解海南精神。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记者 徐晗溪)

相关新闻
海南爱心助学蔚然成风 伸出手传递爱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捐资助学,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