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风尚
寻脉“雷琼”建置:隔海相守两千年
发表时间:2018-5-14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琼台书院。

1.jpg

徐闻至海口途中望海口新海港区。

  上期说到,“雷琼”地质上指雷州半岛和琼北,雷琼陆谷火山带北至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黄坡镇等一线,南以海南儋州市王五镇、文昌市文教镇为界。

  本期由梳理“雷琼”两地行政建置入手,找寻雷琼共同的历史名人、民俗习惯、建筑特色、海洋标志等。进一步挖掘“同一片火山,同一脉文化”主题。

  轮渡驶入琼州海峡中间时,海雾弥漫,茫茫然前后看不到岸,雷琼两地历史仿佛扑面而来。

  唐贞观五年(631年),统治者在海南岛北部设立琼州;三年之后,又把今天雷州半岛上的东合州改为雷州,自此“雷”“琼”两个地名正式确立。

  但“雷”“琼”二字连在一起,最广为人知的早期使用者是苏东坡。苏氏兄弟同时被再贬,苏轼由惠州再贬海南,苏辙由筠州再贬雷州(海康)。两兄弟走到藤州(今广西藤县)相遇了,一路同行到雷州。弟弟送哥哥到徐闻海边作别,哥哥用“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安慰弟弟要乐观面对贬谪境遇、与亲人分别之愁苦。这里“琼”前“雷”后,是苏东坡站在海南比雷州更远,更艰苦的角度。除此一列,两地并称时都以“雷琼”称。

  从行政建置上来说,两地远在汉朝便曾同属一郡管辖,到了清代,更是将“雷琼”直接用在行政建置的名称中,可见两地联系源远流长。

  两千年前属一郡

  如同汉朝“珠崖郡”旧址所在存在争议一样,汉代合浦郡的郡治所在,有“广西南流江畔的浦北县泉水镇旧州村”,以及“徐闻县西南海湾讨网村(今三墩、二桥村等一带)”等几个版本的争议。但无论如何,合浦郡是海南岛与雷州半岛历史上第一次同属一个中原王朝治下的地方政权。

  回溯历史,往事已越两千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汉军一路南下,结束了南越国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后将其属地岭南、交趾和海南诸地分置九郡。海南岛与雷州半岛虽然都受交趾刺史部监督,却分属不同的郡,海南有珠崖、儋耳两郡,而雷州半岛上始建徐闻县,隶属于合浦郡。

  “当时的徐闻县管辖了整个雷州半岛,县治在徐闻县西南海湾讨网村,也就是今天的徐闻南山镇三墩、二桥村等一带。”徐闻县博物馆馆长冯驹认为,“徐闻”应该是古越语地名,意思是“泉水村”。

  公元前82年,汉朝统治者废除儋耳郡,将其并入珠崖郡。到了公元前46年,海南岛上黎族先民起来反抗地方政权的残酷统治,贾捐之赶紧上书劝说皇帝罢弃珠崖郡,汉元帝听信了他的建议,下诏罢弃珠崖郡,但同时也设置了朱卢县(后改为朱崖县),隶属于合浦郡。

  《旧唐书地理志四》中:“后汉废珠崖、儋耳入合浦郡”。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勃在《海南岛历代建置沿革考》一书中认为,这说明了东汉合浦郡的朱崖县显然在海南岛,是东汉时海南岛归合浦郡管辖的确凿证据。

  东汉时期整个雷州半岛也都隶属于合浦郡,雷琼两地虽未有“雷”“琼”之名,却是第一次同属一郡治下。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聂友、陆凯征讨“珠崖、儋耳”,而此前已经复置了珠崖郡,其治所正是在徐闻县。关于珠崖郡到底治下几县有几种说法,有说领徐闻、珠官两县,有说领徐闻、朱卢及珠官三县,也有认为徐闻、朱卢两县,但无论如何,此时海南与海北也是同属一郡,并且郡治位于徐闻县。

  州郡治所在海北

  汉代的板瓦、筒瓦,珍贵的“万岁”瓦当,五里二桥出土的琉璃、铜鼓……走入徐闻县博物馆,一件件汉朝以来历代的文物让观赏者惊叹不已,也不再觉得徐闻文史部门喊出“大汉徐闻两千年”是夸大之词。

  从汉元帝罢撤珠崖郡,到梁朝武帝时期冼夫人请命于朝设置崖州,历代海南岛的州郡治所均设在大陆,海南岛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只是一个“遥领”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离海南岛最近的雷州半岛成了联系海南最紧密的地方,统辖海南的州郡治所也多次设立在雷州半岛上。

  280年,晋武帝将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到了南北朝时期,宋文帝于431年复立珠崖郡,郡治同样是在徐闻,但不久后又撤销。至南朝末年,冼夫人的势力影响到海南岛,徐闻也处于其势力范围下。

  “到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雷州设立了海南海北道,琼、雷均属管辖。”海南地方史志专家介绍,道在元代是省下一级的行政建置,海南海北道属于湖广中书省,治所设于雷州路海康县,后来又改属广西行中书省。到了明代,雷州升府,琼州也升府,均属广东所辖,各行各事。

  一千多年间,中央政权多次在雷州半岛上设立管辖范围包括海南的地方政权机构,这不仅密切了海南与海北的联系,也奠定了两地交往的历史基础。

  作为行政划分的“雷琼”

  从海口府城中山路走进琼台书院,院内绿树成荫,秀丽雅静。向里走去,一栋绿瓦红廊、古色古香的两层楼阁出现眼前,即著名的奎星楼。走在廊道之上,仿佛还能听见三百年来的朗朗书声……

  这所书院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陕西人焦映汉创建,他当时所任官职为分巡雷琼兵备道。“雷琼”二字已作为一个正式名称出现。分巡雷琼道是广东按察司派驻在琼州府城的机构,负责监察工作,管辖范围包括了琼州府和雷州府,即今天的海南岛和雷州半岛。

  道光《琼州府志》和乾隆《琼州府志》认为分巡雷琼道这个官职是在康熙十三年(1674)由海南道改设而来,但清《实录》和雍正《广东通志》认为,分巡雷琼道设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雍正八年(1738年)改设海南道,专辖海南一府地方。到乾隆三年(1738年),又恢复为雷琼道建制。分巡道也称分巡兵备道,兼有行政和军事监察职能,这是自明代继承下来的传统设置。

  所谓“分巡雷琼兵备道”,其实是广东省按察使司的一个派出机构,负责雷琼两地的监察工作。到了清中叶以后,又兼有行政的功能,逐渐成为海南最高监察兼行政机构。

  海南文史研究者蒙乐生提及,发生在琼台书院里的著名故事《搜书院》,说镇台家的婢女跑到琼台书院与书生相会,镇台发兵要搜书院,被书院山长挡住。那镇台就是雷琼镇总兵。而五公祠与秀英炮台的督造者朱釆是雷琼兵备道。

  镇是清代绿营兵建制,遍布全国,一镇之长官为总兵,也称镇台。翻阅史志,发现关于清代海南兵制,总有“琼州镇”与“雷琼镇”两种说法,那搜书院中的“反派”镇台,究竟是琼州镇总兵还是雷琼镇总兵,这个问题值得探究。

  顺治八年(1651年),清政权在琼州府城设琼州水师镇,简称琼州镇,虽名为琼州镇,但也负责徐闻海安、钦州龙门(今广西钦州市龙门镇)等地的海防。到乾隆三年(1738年),海南道恢复为雷琼道,琼州镇也相应改为了雷琼镇,一直到嘉庆十六年(1811年)才又改回琼州镇。“雷琼镇”这个名称,存在了73年。

  《搜书院》中男主人公是以谢宝的学生张日旻为原型,张日旻于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这样看来,《搜书院》中的镇台应该是琼州镇总兵而非雷琼镇总兵。 (记者 梁君穷 刘贡  李幸璜)

 

 

 

相关新闻
海南万宁“巩卫”创出幸福城

“路上不见了槟榔汁,街上没有了乱停乱放的车辆,干干净净,整洁有序。”6月24日中午,从外地归乡的大学生陈娜在离开万宁汽车站的那一刻,忍不住为家乡点个赞,“一个学期没见,家乡越来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