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三亚保平村:明清院落 见人见物见生活
发表时间:2018-6-11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保平村明清民居建筑群。海南日报记者 程范淦 摄


  风雨甫过,进村小路两侧流水淙淙,稻花香气从远处飘来。6月7日下午,伴着斜阳,海南日报记者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三亚保平村。村子外围建起许多二层小洋楼,沿小巷往里走,仿佛是从现代到古代的穿越,两旁房子越来越矮,色彩也愈发朴素。

  “保平村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全村居住区面积约0.8平方公里,其中古民居保护区面积为0.25平方公里。”三亚市崖州区历史文化名镇管委会顾问张远来是地地道道的保平村人,他介绍说,保平村的传统民居最早建于明代,大部分建于清代,少量建于民国时期;仿古风貌建筑多为20世纪80年代前兴建,带有明显清代建筑特色和崖州地方特色。

  大体保持明清院落风貌

  为何能使如此大规模的传统民居建筑保存到今天?张远来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一是古时候村民比较富裕,几乎每户都建有一个独立的院子,所以古建筑多;二是过去村巷狭窄、道路难行,建筑材料难以运进村中,所以往往选择在村子外围建新房,老房子得以保存下来;三是到今天一个院子往往是好几户共有,要拆旧涉及利益关系复杂,不如直接去外面盖新的。”

  走在村中,记者发现,村中小巷虽然依旧狭窄,但已经铺上了水泥路,安装起了路灯。在村子的核心位置,可以看到有好几个院落是翻修过后的,虽然用上了水泥、新砖,但整体风貌与村中古建筑保持得较为一致,也同样有着传统的檐角、木雕、彩画等民居修饰,基本上做到了修旧如旧。

  在今年5月的2018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海南)高峰论坛上,中国民协顾问、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提出了保护传统村落在认识和管理上的许多误区,其中之一就是“民居修缮难按照留存的历史信息执行,让村落失去历史记忆,使得民居保护意识在追求现代风尚中表现迟钝,大量现代建筑入驻传统村落。”

  “尽管从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录以来,市里和区里采取了许多措施对村子进行保护,村子的古建筑风貌大体上得到了保护,但随着人多地少、住房难以满足需求等矛盾的增加,还是有6栋1949年前的老建筑被拆掉建新房,村民新建的房子又很难保持传统风貌。”张远来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担忧。

  人与传统院落融为一体

  尽管保平村目前的传统村落保护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令人欣慰的是,保平村并没有因为历史文化名村的荣誉而盲目引入商业、旅游开发。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认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和消费这样的文化遗产,不能让古村落背负太多经济责任,否则势必会对原生文化造成破坏,甚至产生很多伪文化、伪民俗。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在保平村中,与村民坐在屋檐下、老树前喝茶谈古,看着儿童散学从村巷中走过,总能想起陶渊明诗句中描绘的乡村画面。没有商业利益的纠绊,每日洗衣做饭、下地务农,保平村人延续着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人与传统村落融为一体,传统村落也因此有炊烟,人也因此有了家园。

  “小时候,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劳作时,总会忍不住唱起崖州民歌,那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我们成立了崖州民歌传习所,让大家劳作之余学民歌唱民歌,崖州民歌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张远来认为,要真正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是对老建筑的保护,也要守住当地居民的文化传承和生活方式。

  “要更好地保障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更多地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冯骥才认为,村民是传统村落的缔造者,是农耕文化的守护者,只有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对自身的文化更有自信,这样的传统村落才是有魅力的和可持续发展的。 (记者 梁君穷)

相关新闻
三亚举办首届村际排球联赛

6月的南海之滨骄阳似火,而比天气更热的是三亚市村际排球联赛的现场。6月19日,分区赛进行到三亚市海棠区,各地赶往该区风塘村赛事现场的群众,不仅为球队喝彩,也见证了三亚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排球运动激情重燃的时刻。

影像丨三亚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

6月18日,在三亚市三亚河西路,志愿者在维持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