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风尚
28年坚守“孤岛”小学教师符木里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乡村教育
发表时间:2019-7-26 来源:海南日报

  暑假,是教师们的休息时间,但儋州市南丰中心学校教师符木里还在忙碌。

  7月23日上午,烈日当头,在松涛水库畔的南丰中心学校,符木里做了几件事:监督工人给学校铺排污管道,带着清洁工打扫散落的树叶,照看前来学校自学或玩耍的学生。

  “暑假了,还来学校做事,有额外的工资么?”面对海南日报记者的疑问,52岁的符木里憨厚地笑笑:“没有,是我自愿的。”

  “待在学校里,看着孩子们成长,我觉得是最幸福的事。”符木里说,这辈子他最爱的人是孩子。

  符木里如今是南丰中心学校二年级数学教师,他2016年来这里教书;之前,在松涛水库对岸深山的一所教学点里,他坚守了28年。

  松涛水库南岸深山里,有个黎族村庄——志文村,三面环水,背靠无路的大山,村民出山只能坐渔船穿越水库,来回一趟要四五个小时。这是一座“孤岛”,住着30多户人家。符木里就在这里长大。

  1988年7月,符木里高中毕业,未能考进师范学校,他收拾行囊,准备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

  “那天晚上,我装好行李准备第二天天亮就走。村支书找到我,神色凝重地对我说,你是村里的‘秀才’,孩子们读书的希望就靠你了,村娃可怜啊,有些十几岁了还没有读过书。”符木里回忆说,因为交通不便环境艰苦,外面老师不愿意进来,村里教学点已经中断4年,如果他不留下来教书,村里孩子将成为文盲。

  村支书的话让符木里心里特别沉重,思考再三,不忍心放下山里的孩子,他最终选择留下,当代课教师。

  村里教学点停办4年,以前的教室已经倒塌,符木里和村民们一起清理生产队仓库当教室,找些木板当课桌,志文村20多个十几岁的孩子终于可以读书了。

  “孤岛”上教学环境及生活条件是艰苦的,出一次“岛”要备够两三个星期的食品,晚上只有煤油灯相伴。

  “说心里话,我也动摇过。”符木里老师说,当代课老师工资很低;父母年老体弱多病,妻子操持家务还做农活,一家人几十年挤在不到30平方米的土砖屋里,没能让家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他常常感到愧疚。无数次想放弃,但看到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来上学,又不忍心丢下他们不管。

  2005年6月的一天晚上,符木里8岁的儿子突发高烧,由于“孤岛”外出交通困难,等到第二天渔船开航把孩于送到镇上医院时,儿子已转为急性肺炎,因为没得到及时救治而去世。

  “我们‘出岛’吧,你申请调出去,如果早点出去,孩子就不会这样了。”符木里说,孩子走后,伤心欲绝的妻子说什么也要“出岛”,他也想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了。

  等到8月中旬, 几个学生听说符木里要申请调离,跑过来说:“老师,你走了,我们怎么办?”看着孩子们渴望无助的眼神,符木里眼睛湿润了,他对妻子说:“你带上大儿子到镇上住吧,我要留下来。”

  妻子和孩子搬到镇上后,符木里独自一人,又在“孤岛”上坚守11年。直到2016年,“孤岛”上大部分村民搬到镇上,符木里送走最后一批两名学生后,当地政府关闭了志文村教学点,符木里才调到南丰中心学校。

  在这28年中,符木里把志文村的孩子一批又一批送出大山,小小村庄先后出现5名大学生。考上西北民族大学,如今在海口工作的符丽丹说,是符木里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如果没有符老师的坚守,就不可能有她今天的幸福生活。

  南丰中心学校教师郑国成说,符木里是一位不平凡的老师,他把青春年华留在深山,他把最深沉的爱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他的无私奉献让所有人感动。(记者 周月光 见习记者 李豪杰 特约记者 李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