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海南文化
文昌文南街:充满南洋风情的百年老街
发表时间:2018-6-26 来源:南国都市报

0.jpg

文南街上的雕像诉说“闯南洋”情怀

1.jpg

文昌河畔的文南街风光旖旎

2.jpg

文南街上骑楼建筑成独特风景线

3.jpg

文南街街景


编者按:一个地名、一份乡愁。沉淀在地名中的故事,正是窥探当地历史文化的万花筒……城市变迁的步履匆匆,街道面貌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老街的文化积淀却如陈年佳酿,历久弥新,韵味正浓。关于老街的故事,你一定好奇。那么,就跟着南国都市报记者的脚步,一起探访老街的前世今生、地名渊源。
  (注:海南地名故事系列报道资料来源:海南省民政厅、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南省电影家电视艺术家协会)

  “不逛文南街就不算逛文城”,这句在文昌流传极广的俗语,可见文昌这一条文南老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文城的老城中心,蜿蜒的文昌河穿城而过,一旁的河畔,一幢幢别具南洋风味的建筑临河而建,这就是中西合璧式的南洋风格骑楼街道,文南老街。隔着文昌河河岸看去,老街风光旖旎、椰影婆娑,骑楼的身影倒映在河面上……一派浓郁的南国椰乡风情。

  文城繁华商业街区

  民国时期初具规模

  走进文南街,第一眼就被入口的高大牌坊所吸引,带着文昌古称的“文南老街”、“平昌”、“紫贝”字样雕刻在一左一右,牌坊边上,一栋三层的南洋小楼“望城楼”是街道的开端。在文南街经营的老板符昌民,今年已经63岁,他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望城楼是整条街上最高的建筑,当时站在小楼的阳台上,整个县城的街景都能收入眼底。而此前,望城楼的一楼铺面,经营着文昌著名的老字号小吃抱罗粉,备受市民游客的喜爱,不少游客吃上一碗抱罗粉,便开始了文南街之旅。

  文南街兴建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蜿蜒百米有余,据初步的考证,文南街在民国二十年已经初具规模。“在上个世纪80年代,文南街都还是文城最为繁华的市中心,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符昌民说,如今,随着文昌城市化的进展,文昌的商业中心也逐渐向外扩散,逐渐转移到大小商场去了,文南街渐渐成了老商业街。

  尽管如此,如今漫步在文南街,两旁林立的商铺,小轿车、摩托车川流不息,依然能令人感受到曾经繁华的商业气息。

  骑楼建筑独具风味

  南洋文化积淀深厚

  漫步在干净的文南街道上,两旁独具风味的骑楼建筑十分精美。老街底楼为开敞的柱廊,柱子外表大多带有简单的阴刻中式框纹。二楼则是极其纷繁的窗楣,壁柱上篆刻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浮雕花饰。骑楼顶端的女儿墙当属骑楼最美部分,丰富多变的天际线条配上具有吉祥意义的装饰图案更是多彩多姿。还有狭长的木制百叶窗,独具南洋风格,别有一番风味。

  文昌是著名的“侨乡”,而百年的文南老街,正讲述着“下南洋”的奋斗故事。街道上一系列栩栩如生的雕塑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眼球,讲述的正是一位文昌少年下南洋打工,在国外经历各种磨难后衣锦还乡的打拼故事。

  老文昌人符积善告诉记者,海南人把外国称为“番”,把去外国谋生称为“去番”,自然,华侨也就成了“番客”,如今自己的家人也还有不少在东南亚国家发展,闯荡南洋,到老了,“番客”们总会衣锦还乡,落叶归根。

  老街修缮一新

  骑楼还原古风

  文南老街在历史的演变中,也经历着不少风雨。老街上,一个记录着2010年特大暴雨的“纪念尺标”显得格外显眼。在文昌阁内休息的78岁老人符传洪告诉记者,2010年的特大暴雨使文昌河上涨了好几米,整条文南老街都被淹了,房屋损毁严重,很多原有的骑楼都被损坏或拆除。

  在此之前,文南老街早已破旧不堪,符传洪说,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南老街的部分骑楼,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已失去使用价值,成为危房。

  文昌市旅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此前不少楼房产权人都先后将自家的骑楼拆除重建,改建为现代建筑特色的楼房,有的建有柱子,有的完全不建柱子,所建楼层三至七层不等。文南街独特的南洋建筑风格,被搞得支离破碎,极大程度上失去了骑楼特色。此后,文南老街的修缮问题引起文昌市委的高度重视,将文南老街修缮一新。

  如今的文南老街整洁干净,街道两边的骑楼建筑也都修缮一新,还原了原有的风貌。 (记者 易帆 通讯员 黄蔓  本版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相关新闻
文昌罗非鱼远销欧美

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文昌引导企业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品牌,同时助力企业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与电商战略合作,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农牧渔加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