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风尚
“感动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事迹
发表时间:2019-1-17 来源:海南文明网

1月16日晚,“感动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海口举行。据悉,该评选活动自2018年1月份开展以来,先后推出了36个“感动海南”候选人(集体)。2018年11月19日至12月14日期间,共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投票71万余张。根据“公众投票占比40%,专家评委意见占比60%”的活动规则,综合候选人物事迹,最终评选出10位“感动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1个年度特别致敬群体和8个提名奖获得者(集体)。

【“感动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

郑学勤

耄耋之年奋战热作科研一线

89岁的天然橡胶研究专家、热带作物科学家郑学勤,还继续奋战在热带农业产业研究的一线。66年前,他来到海南,立志为祖国摘下“无胶国”的帽子。奉献半生,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五大产胶国。可郑学勤的使命却没有结束。他培育无核荔枝、寻找诺丽果、研究辣木,耄耋之年的老专家还在研究热带作物的路上,为了给农户带去新的致富途径。

颁奖辞丨耄耋存志远

每棵高耸的枝干,都是你挺立的岁月,每片清晰的叶脉,都记录你的深情。乳色的胶水,汇成大国足迹;多彩的果实,收获大地希望。学之大者,为国为民。不老人生,写就不老的传奇。

 

肖爱国

18年信守承诺照顾牺牲战友父母

2000年4月2日,在海口服役的武警战士孙晓明出外购买给养食品,不幸遭遇车祸。孙晓明的父亲孙学安、母亲龙淑芳,从山东老家荣成赶来海口。面对独子的离世,母亲龙淑芳情绪崩溃,陷入绝望。那时,孙晓明的战友肖爱国心里萌生了个念头:“战友就是兄弟,兄弟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以后我来做他们的儿子。”18年来,他卖房带战友母亲去看病,尽管家庭陷入困境负债累累,也不离不弃。他说:“人,还是得讲情义,讲良心。”

颁奖丨一诺践一世

一诺千金十八年。你是真汉子,道义重担肩上扛;你是好男儿,柔情抚慰孤老心。言忠信,行笃敬。你守住信义之美善善从长,也守住我们心灵最后的阵地。

 

李波

“海洋清洁工”18年义务潜海捡垃圾

三亚市民李波在经营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常常穿着潜水服下海。有时带着游客,有时则是孤身一人,潜入大海拾捡海洋垃圾。李波做了18年的义务海洋清洁工,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在海里捡垃圾,最多时3天捡了40公斤。孤身入大海,是危险的,他曾经被渔网缠到缺氧,也曾被捕鱼设备割伤;为海换新颜,是值得的,看着一处处曾被污染的珊瑚礁发出新芽,李波的努力有了回报。

颁奖丨深潜净碧波

下潜,再下潜。周而复始,乐此不疲。告别空气,你看见大海的五彩斑斓;舍下世故,你沉入海底将美丽升华。微弱的一己之力,是那多彩的海洋世界里,你对大自然最深情的告白。

 

邢福浩

乡贤回村建书屋传承最美家风

2004年退休后的邢福浩,从海口搬回了文昌东阁镇美柳村。彼时,常年无人居住的祖屋杂草已齐腰。谁也没想到,他把祖屋改造成了一间书屋,供村里的孩子读书玩耍。为活跃乡村文化氛围,他甚至自掏腰包为村民修筑活动场地、设立奖学金资助村里读书娃。没有太多文化的邢福浩却深知“读书修德”的道理,他将尊重知识的好家风传承给自己的子女和村庄,并获得了“全国文明家庭”的称号。

颁奖丨家风济世长

一间书屋,桑梓情浓;一世家风,恪行谨知。你的心中,放着最古朴的温情。家风正,则国兴。浅浅夕阳下,旖旎千年的春风,从小小庭院吹入绿野,温馨而美好。

 

李成、邢月

心血浇灌百草园青春路上点灯人

李成和邢月是省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从1989年开始,《百草园》就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海南青年成长,他们在节目中分享好文章,解答听众的困扰,展播优秀的听众来信,让《百草园》成为一个属于青年的温馨家园。无数青年因这个节目获得改变。29年的岁月里,李成和邢月精心打理着《百草园》,他们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先进的文化激励人,并身体力行地带领听众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让《百草园》的精神力量走入更多人的心中。

颁奖丨和声伴青春

青青百草园里,亮起青春路上引航的明灯。给人温暖,燃起梦想改变未来;予人力量,拥抱生活无所畏惧。三十年,你们绚烂了几代人的青春,坚守中弥散的年华,凝成一道永不消逝的电波。

 

张黑弟

一个人一座坝一守就是40年

在海口市三江湾大坝,63岁的张黑弟已经在坝上守了整整40年。坝上是孤单又危险的人生,坝下是400多户居民的家园。2014年7月18日,台风“威马逊”席卷琼岛,多地水位告急,三江湾大坝随时有溃堤的危险。张黑弟及时发出警情,坝下400多户居民顺利转移,而他还在大坝上。大坝摇摇欲坠,他却要守到最后一刻,以便能够及时放水平衡上下游水位,“我是党员,就算死在坝上,坝也不能垮!”

颁奖丨孤境守初心

一道长长的石坝,护着幸福;一枚小小的徽章,刻着信念。寂寞深深,只身望断三江湾;白浪滔滔,身阻险情于无形。四十年无声岁月静趟,我们却于无声处,听见一名共产党员壮阔的誓言。

 

李少萍

苗村代课18年既是老师更是“妈妈”

李少萍是琼海市会山镇加略小学的校长,算上她,全校只有5名教师,教着30位学生。李少萍从小就知道,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可是在2000年,得知加略小学缺少教师的消息后,她却放弃高考,选择回村当一名代课老师。18年来,她的工资低廉,生活不易,连丈夫出车祸也没钱治疗,却舍不得离开学校。她是老师,也是校长,还是保姆。看着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走出大山,拥有美好的人生,是她最大的成就感。

颁奖丨芳华育苔花

离开,是曾经坚定的目标;归来,是义无反顾的抉择。那通往山外的路啊,绵绵绕绕,你牵着一双双小手,执着向前。山间飞逝的时光,岁月流转的芳华,只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傲然开。

 

张育明

为残疾弃婴辗转求医10年

2009年,河北人张育明在东方市参与中国海油项目建设,前往东方市光荣院找房子租时,意外见到了只有一岁的小海燕。因右腿残疾,小海燕出生几天后,就被父母遗弃在医院。得知小海燕的情况,张育明和母亲心生怜悯,天天到光荣院照顾。最初只是出于善意和怜悯,可是当小海燕渐渐长大,哭着拽住张育明衣角。办理领养手续,张育明和母亲为小海燕四处寻医,十年后,小海燕已经可以站起来,在她的心里,没有抚养义务却一直照顾自己的张育明就是她的亲爸爸。

颁奖丨春晖润人心

一声爸爸,半世情缘。残缺的蓓蕾,开出世间最美花朵;善良的种子,种在所有人心田。终有一天,历经风雨的海燕,也能翱翔浪尖之上,穿越人世情愁,勇敢向未来。

 

张莉萍

15年义务培训上千急救学员

张莉萍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消防急救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在本职工作之外,她还肩负着一项使命:省红十字会急救知识讲师。15年来,她放弃了自己的业余时间,义务培养了上千名学员,其中不乏海口、三亚等地应急救援队的队长和队员。15年来,这份工作没有工资报酬,她却一直坚持在做,为了推动我省社会急救知识普及事业的发展,为了在危险到来时,能够有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知识,让更多的生命有被留住的机会。

颁奖丨博爱赋生机

正在消逝的心跳,苦苦期待生机。为生命争分夺秒,你奔赴一场场约定。若使众人皆施救,能令身危化易事。你聚起无数双手,护佑生命长河上的孤舟,只愿倾一人所有,得众人所生。

 

李鸿策

勤勉助学十二载举债办学为民生

55岁的李鸿策是土生土长的海口长流人,做过许多生意,挣了不少钱。以前别人叫他“李老板”,现在更多人叫他“李校长”。他对教育有一份执念,1993年,他就自费为母校长流墟小学修建围墙。2007年更是立下承诺:“十年为学生捐款100万元”。截止2018年,他已捐助152万元。2016年,得知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长流实验学校因财务吃紧,即将关闭,李鸿策毅然接手,投入数百万元,一度借债办学。学校重新开办,农民工子女有书读,李鸿策觉得比挣多少钱都实在。

颁奖丨乐善助梦圆

漂泊的童年,因你驻足时光;梦想的翅膀,有你奋力飞翔。此去言学不言商,寒门从此现欢颜。这是比金钱更珍贵的抉择,这是一个人最朴素的良善,这是世道人心,最温暖的力量。


【“感动海南”2018年度特别致敬群体】

三沙海龟保护团队

祖宗海上扛起生态担当

三沙市七连屿的沙滩上,上岸产卵的海龟曾经随处可见。可是在缺乏保护的年代里,海龟数量越来越少。2012年三沙设市后,一支由渔民组成的海龟保护队成立。他们在艰苦的海岛上守护海龟,忍受着孤独和寂寞。他们救助受伤海龟,喂养刚出生的小海龟,精心保护每一窝海龟蛋。2014年54窝、2015年96窝,2016年152窝,2017年172窝,在三沙产卵的海龟数量渐渐增加。在他们眼中,大海是他们的家,也是海龟的家。保护海龟,就是在在保护这个共同的家。

颁奖丨绿岛护家园

碧波荡漾,南海情深。家在小岛,国是中国。家国是祖辈浪尖耕海的艰险,家国是你们日夜巡护的足迹。大海隔不断深情,酷日炽不融初心。银滩点点,似是故人来;家园复美,笑看万物回。

 

【“感动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

邓大志

“拥军船长”22年为部队送物资

从1996年起,邓大志每月坚持义务为驻西沙群岛守岛官兵运送生活物资,帮助官兵寄送信件和包裹,从“送菜员”到“邮递员”,这一送就是22年,从未间断。无论海况多么恶劣,他都义无反顾地坚守在这条拥军航线上。在驻西沙群岛的官兵心中,老邓不仅是一位船老大,更是他们熟悉、信赖的“拥军船长”。


蔡夫广(已故)

隐瞒癌症病情工作到最后一刻

海南新成监狱卫生院院长蔡夫广身患癌症,却隐瞒病情,坚持带病工作5个月,为生病的服刑人员治疗。给艾滋病、结核病等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服刑人员做检查或治疗,这是蔡夫广工作中屡次碰到的。在这个高风险的岗位上,蔡夫广只记得自己是医生,服刑人员只是需要看病的病人,他有义务帮他们治好病。“我想穿上警服离开这个世界。”2018年 3月3日凌晨,蔡夫广一脸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杨静(已故)

女法官27年兢兢业业办案“零投诉”

杨静是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的一名法官,工作27年,始终兢兢业业。在同事眼中,她似乎总在加班。立案庭的工作并不容易,来到这里的当事人,多对一审判决不满。杨静总是耐心解释,微笑待人,让当事人满意,10年没有一起投诉,案件没有一处错漏。2018年4月13日傍晚,杨静突发疾病倒在单位停车场,不幸逝世。随身的小布包里放着一份案件材料,上面已经写完最后一个字。


张运宁

放弃优渥生活返乡做贡献

1999年,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中医骨干张运宁随妻子到台湾开设自己的诊所。2011年,陵水相关部门赴台开展交流,相关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返乡助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二话没说,张运宁关掉诊所,收拾行李回到陵水。他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诚恳的医疗态度,收入相比以前少了一半,却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其中。张运宁说:“能够为生养我的地方做贡献,回报家乡,是无上的光荣。”


陈庆

霸王岭上守护长臂猿的“土专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黑冠长臂猿濒临灭绝。1984年,伐木工人陈庆来到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决心回馈曾经伤害过的大山。为了保护黑冠长臂猿,他摔断过腿,面对过盗猎者的猎枪,放着自己的家不顾,也要守好长臂猿的家园。34年之后,陈庆成为国内追踪黑冠长臂猿的专家,熟知霸王岭区域的每一只黑冠长臂猿的活动方向。黑冠长臂猿种群也从7只,发展为如今的28只。


吴应达

七旬“编外”交警15年路口维护交通

手拿自制的红旗,头戴洗得泛白的警帽,一身没有编码的制服,如演奏会指挥式的手势,因动作不标准显得滑稽。在儋州市新州镇一处十字路口,年过古稀的阿公吴应达,15年如一日,站在路口指挥交通。有人说他是疯子,多管闲事。然而,经常途经新州镇的司机以及当地的居民都叫他“达叔”,大家都说,新州镇这个路口一天都离不开他。


周世莲

“最美养母”照料脑瘫弃婴17年

17年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周世莲带回了一位脑瘫弃婴,取名为婷婷。17年来,周世莲经历下岗、离异、病痛等重重难关,却始终不忘那份心愿——希望婷婷能够站起来。4岁时,婷婷可以抬起头,10岁时,婷婷学会了一个姿势——坐着。为了这两个简单的动作,周世莲花费了数万元,她还在坚持。每天托着17岁的婷婷练习站立,53岁的周世莲累得汗流浃背,只因这是她的女儿。


海口水中救人热心市民群体

生死之间合力救人点亮文明之光

2018年8月10日,受台风影响,海口市坡巷路与南海大道交叉口处布满积水,看不见路面。下午2时10分左右,一位老人不慎落入窨井,千钧一发之际,骑着电动车路过的白衣小伙戴富志飞奔救人,却不幸被带入窨井中。附近的汽修店老板王怀刚以及热心市民勇敢上前,迅速从井中拉出老人和戴富志。风雨中的一幕,感动椰城,戴富志与每一位热心救人的市民,点亮了这座城市的文明之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