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校园
海南多所中小学校开设自然教育特色课程
发表时间:2019-5-14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学生们在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受自然教育。  记者 袁琛 摄

1.jpg

三亚蓝天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参加登山活动。 记者 徐慧玲 摄


  学生们带着画板,在大树下听着蝉鸣,画出绿意盎然的夏天;趴在草地上当一回“福尔摩斯”,观察蚂蚁为何那般忙碌;在公园里,捡起小树枝和干枯的落叶,将其制成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近年来我省多所中小学校开设自然教育特色课程,开展自然教育课外活动,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切身体验“师法自然”的乐趣和意义。

  电子时代,孩子离大自然越来越远

  “许多生活在电子时代的孩子,对大自然的印象都来自书籍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感受过大自然的魅力。”定安县小学语文教师徐积(化名)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他曾在课堂上展示过金灿灿的稻谷,不少学生并不知道稻谷加工去壳后就是他们平时吃的大米。

  自然教育是利用自然元素和自然环境进行自然体验活动的总称。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8%的城里孩子户外活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11%的孩子没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爸爸妈妈平时很忙,偶尔才会带我去植物园、动物园游玩。”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学生徐航说,父母有事外出时,为了让他能安心待在家里,便允许他看电视、玩手机。

  对此,三亚市第十小学副校长董明珍感触颇深。“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越来越沉溺于电脑、手机等现代电子科技产品。加上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董明珍说,不少学生能轻而易举说出当下好几款热门游戏的名称,却说不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

  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指出了“自然缺失症”这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完全割裂,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包围,有些孩子更喜欢在室内玩乐。他们在大自然中会感到无知与手足无措,丧失了与自然亲近的本能。在不少人看来,现实生活中,“自然缺失症”人群已经从儿童扩展到成人。

  接触自然,发现生活不一样的美

  近日,三亚蓝天幼儿园100余名小朋友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到三亚临春岭森林公园开展户外活动。小朋友们欢快地向山上跑去,一路欢歌笑语,有些孩子不时停下脚步,捡起沿途的枯枝落叶。“一路上,老师会给孩子们介绍常见的花草树木种类,并让孩子们收集枯叶等天然素材制作手工作品。”三亚蓝天幼儿园一位老师说。

  “大自然是最好的百科全书,蚂蚁亲密无间的合作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团结’;午后声声蝉鸣昭示着夏天的到来;从枝头掉落的枯叶与落红,教会我们朴素的人生哲理……”徐积说,让孩子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会观察和探索,能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

  近年来,我省不少学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把课堂搬到公园、湿地,量身定制教材,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让大自然成为学生们的老师。

  作为三亚海绵生态校园项目,三亚市第十小学内的“雨水花园”是该校师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好去处。“花园里有黄金榕、琴叶珊瑚、凤凰木、亮叶朱蕉等数十种植物。”三亚市第十小学六年级学生崔海艳能准确辨认出不少植物品种,“在‘雨水花园’里,不少鸟儿到这里觅食,有些同学还养了一些小乌龟和小鱼。”

  “春天到来时,老师会带着学生们到花园参观学习,观察风铃木、紫荆花等植物的生长特点,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美景,这也成了语文习作课的素材来源。”三亚市第十小学语文教师陈玉明说。

  在美术课上,秋天的枯叶成了学生们制作手工作品的好素材。“在学生的笔下,大自然是清晰的叶子脉络,是徐徐前行的蜗牛,是在空中振动翅膀的蜻蜓。” 陈玉明说。

  无独有偶,海口市英才小学、海口市五源河学校、海口市琼山区第十二小学、海口市第七中学等“湿地学校”,根据各个学校所在区域的特色,纷纷开展湿地摄影比赛、绘画比赛、诗歌朗诵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接受自然教育。

  多措并举,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

  海南日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中小学校开展自然教育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安全因素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董明珍说,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会影响学业成绩,还有可能发生意外,因此学校组织学生到户外参加自然教育活动并非易事。

  必须看到,想让青少年接受更多自然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还不够。从总体看,我国自然教育工作开展还不平衡,自然教育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功能缺乏统筹规划。

  据统计,我国从事自然教育的社会机构资源有限、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与满足2.2亿青少年的自然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

  “海南拥有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热带雨林和湿地景观等资源,十分有利于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宋焱认为,要让青少年更好地接受自然教育,家长首先应摆正心态,充分认识到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意义。家长平时可以利用节假日,引导孩子参加自然科普、研学等活动,鼓励孩子主动接触和认识自然。

  宋焱表示,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安全预案,对教师和工作人员开展安全应急培训等工作,确保户外自然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有专家认为,开展自然教育需多方联动,政府部门可专门设立专业社会服务机构或者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为青少年参与自然教育提供更多机会。

  有关人士建议,要广泛凝聚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机构、专家团队、社会组织等力量,打造自然教育事业共同体,以满足公众对体验自然、感知自然、学习自然的需要。有关部门要围绕改善教育资源、保障基本功能、提升社会效益等目标,加快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  (记者 徐慧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