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先锋
符史钦:海南发展好 琼菜香天下
发表时间:2018-3-6 来源:海南日报

龙泉集团掌门人符史钦畅谈创业25年酸甜苦辣兴衰沉浮

海南发展好 琼菜香天下

1.jpg

符史钦。陈若龙 摄

2.jpg

符史钦(右)代表龙泉集团与学校签约,致力提升员工素质。(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一位总是匀速跑的中长跑选手,突然加速跑意味着什么?

  龙泉集团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刚刚过去的2017年,龙泉一口气在上海开了5家店,在新加坡开了一家店。今年1月,龙泉在三亚的第四家店开业。

  1993年从一家国有企业负责人任上“下海”时,符史钦也许自己都没想到,当年他和7位朋友东拼西凑50万元开的海鲜大排档,有朝一日能把正宗海南食材、海南菜的大旗插到岛外,插到国外。

  “海南发展好,企业才会好。”日前,符史钦两次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畅谈创业25年酸甜苦辣兴衰沉浮。

  1993年“下海”经商的时候,也许符史钦自己都没想过,自己和7位伙伴东拼西凑50万元开的海鲜大排档,有朝一日会成为资产十几亿元、员工6000多人的大企业,甚至能把正宗海南菜的大旗插到岛外。

  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环境的发展势头息息相关。政府财政收入的钱袋子鼓了,大家的钱袋子跟着鼓了,餐饮业才能取得长足而有活力的发展。

  符史钦没有忘记,“海南发展好,企业才会好”。文昌鸡、椰子、五脚猪、豆腐……无论龙泉的店开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食客吃到嘴里的,依然是浓浓的海南味道。

  “大家的钱袋子鼓了,餐饮业才能发展”

  1993年,房地产泡沫退去后的海南,开始体验经济低迷的阵痛。

  “我就记得,好多老板跑路了,到处都是房地产半拉子工程。”符史钦说,当时就是在“下海”潮的带动下,自己有了离开体制内的强烈冲动。

  “我们这些人,当时就是随大潮,随大流。说心里话,没有太多的准备,选择餐饮,是因为‘民以食为天’,是很随意的一个选择。说实话,我们是做了才想,不是想好了才做。”回首自己的“下海”史,符史钦说。

  符史钦创业最初的几年,也是海南经济发展最为艰难的几年。1992年海南GDP较上年狂飙41.5%,而到了1994年增幅跌至11.3%,1995年、1996年的增幅更是分别暴跌至3.8%、4.7%。他用“过山车”一词,来形容早年海南经济发展暴涨暴跌给人的感觉。

  “企业的发展,一定是和海南经济发展大势相关联的。龙泉起步的几年,赶上了海南经济发展的低谷和爬坡期,1997年又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经历了‘非典’,人们都不敢去公众聚集场所,餐厅里一个人都没有,2007年又碰到其他地区禽流感爆发,人们不敢吃鸡……所以,一路走来,龙泉人几乎没有一天是轻松的。”符史钦说。

  “最困难的一次,董事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全员减工资20%到30%。让我欣慰的是,许多员工没有在危难之际选择逃离,而是与我们共渡难关。”符史钦回忆道。

  有些事,当时看来是灭顶之灾,事后看来却让人感叹“祸兮福之所倚”。符史钦说,比如“非典”,当年给海南旅游业、餐饮业带来的杀伤力是巨大的,但此后海南“健康岛”“无疫区”的美名,恰恰又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业、养殖业的发展。龙泉文昌鸡养殖此后风生水起,也与此不无关系。

  在符史钦看来,25年来,海南的GDP从1993年的260多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462.5亿元,海南的经济总量大了,政府财政收入的钱袋子鼓了,省委、省政府拉平全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率先在全国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在医疗、社保、就业等重大民生问题上,为干部群众办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事。大家的钱袋子跟着鼓了,餐饮业才能发展。

  “特区发展不创新不行,企业发展不创新也不行”

  燃油附加费改革“一脚油门踩到底”、“小政府大社会”、对企业实行直接登记“先上车再买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风云激荡的30年中,“海南首创”的举措和经验,层出不穷。

  对此,符史钦如数家珍。他认为,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最值得我们记取的,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

  “特区发展,不创新不行;企业发展,不创新也不行。”符史钦说,创业不久,大家就清晰地意识到,不创新菜品,不对传统的海南菜加以改革、提升,不着力延伸餐饮业产业链,龙泉可能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遑论发展?

  于是,龙泉把风靡文昌婚宴的“头盘菜”引入海口酒楼,第一个推出以椰子水为火锅汤底的“椰子鸡汤”,第一个推出“隔水蒸鸡”,第一个推出将中药材与文昌鸡烹饪结合的“龙泉皇帝鸡”,基于琼北火山口黑豆磨制豆腐制作“石锅豆腐”……

  耐人寻味的是,无论龙泉的菜品如何创新变化,主食材依然是绝对的海南原材料,比如文昌鸡、椰子、五脚猪、豆腐等。因此,无论龙泉的店开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食客吃到的,依然是浓浓的海南味道。

  创新不仅体现在菜品上,还体现在人员培训和体制机制变革上。

  “做餐饮的没文化,有文化的不愿做餐饮。这是当年我真实的感受。”符史钦说,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龙泉下决心创办自己的培训学校。这所学校的上课方式跟许多学校不一样:那些从农村招收来的青年,上午上课,下午上班,上学期间每个月就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读两年半,拿到中专文凭。这种完全创新的教育模式,受到许多年轻人欢迎。

  龙泉还制定了明晰的“文凭补助”制度,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分别对应多少补助,员工如通过自考等渠道拿到大专或本科文凭,集团还报销相应学费。

  为了解决员工的积极性问题,龙泉还着手建立利益共同体,把员工变成股东,把打工者变成合作者,把团队骨干变成新一代创业主体,一批优秀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当年在海口龙昆南路起步时,海南餐饮界强手林立,一起步就高大上的餐馆酒楼非常多,没几个餐饮业老板会把龙泉看在眼里。25年过去了,今天回头看,不少当年牛气冲天的餐饮企业如今连牌子都没有了,而龙泉员工从几十人增长到6000多人,总资产从50万元发展到如今的十几亿元,成为海南餐饮界的常青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干部作风建设,餐饮业感受是最明显的”

  早年开饭店做餐饮最怕什么?符史钦说,赊账记账。

  “当时,没有一家店是不挂账的,甚至有些成了死账,追都没法追。可以说,25年来海南党风政风建设,餐饮业感受是最明显的。”符史钦感慨地说。

  符史钦记得,早在上个世纪末,包括海南日报等媒体在内,对一些公务人员公款消费赊账败坏党风政风,甚至吃垮一些饭店的行为,进行了力度空前的曝光,公款吃喝的风气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但最明显的,还是中央八项规定及海南省“二十条”配套措施出台后,公款消费得到了根本的遏制。

  “那种‘打别人屁股不疼’、吃饭不给钱的公款吃喝已经绝迹了,现在各酒店吃饭给公务单位开发票的都很少很少,即便有公务接待,标准也是很低很低。”符史钦说。

  符史钦说,有些主打高档路线的餐馆酒楼,装修奢华,菜品昂贵,动辄吃一顿饭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这样畸形的消费不会长久,餐饮业只有回归到真正依靠社会大众消费,回归真正的市场经济,才可能永葆活力和生机。

  “所以,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一批高档酒楼倒下,而我们因为一直主打大众消费而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并快速抢占三亚、广州、深圳、上海等消费群体巨大的市场,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符史钦说,早些年,海南时常有人感叹公款吃喝风难刹,事实证明是可以刹住的;当中央八项规定和省里政策出台时,行业里也有人担心餐饮业会经历一场风暴,而龙泉以及一大批省内优秀餐饮企业生存发展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乘国际旅游岛建设东风 让海南菜飘香天下

  风,起于青苹之末。

  海南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有时就直接投映在餐饮业上。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符史钦认为,这不仅是海南发展的里程碑,也给海南餐饮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2013年7月,龙泉在三亚开设了第一家餐饮直营店,到今年1月,已经开了第四家。而且,让我们吃惊的是,原本以为三亚旅游淡旺季很明显,餐饮业也同样会有淡旺季,但现在的财务报表表明,客人从年头挤到年尾,淡旺季几乎没有太大差别,这就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后,三亚车流、人流、现金流发生明显变化的体现。”符史钦举例说,国家给予海南的离岛免税政策,8年来持续放宽额度和品种,让游客体验到了特区的购物政策,给海南旅游业、餐饮业带来的利好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符史钦注意到,不独三亚,这几年海南的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几乎说得上名字的知名酒店管理集团,都纷纷抢滩海南;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双双突破2000万人次,博鳌机场开通;环岛高铁大大方便了市民游客出行,跨市县购物、就餐轻而易举;高速公路网正在连接所有市县;一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正在把海南衬托成为一个真正的全域旅游省份……

  “我们正谋求在海口、三亚、琼海之外的市县开店,也继续着眼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东南亚拓展。”符史钦说,龙泉最近5年明显加快了步伐,是之前20年厚积薄发的结果,也得益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中外游客源源不断涌入。

  “不是之前不想跑快点,而是当时根本不具备快跑的条件。”符史钦坦陈,“现在我们有条件把文昌鸡、椰子鸡、石山豆腐卖出海岛、卖出国门了,海南健康岛、阳光岛的美名,海南的阳光、沙滩、海水、蓝天,都会以美食作为承载物。中国有粤菜、湘菜、鲁菜等多种菜系,我们就是要让琼菜飘香天下。”

  创业25年,符史钦最欣慰的是,当初击掌盟誓的8位创业人,始终风雨同舟、初心不改、牵手同行,没有因为利益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

  “没有国家发展、海南发展的大气候,就没有企业发展的小气候。我们要感恩所有的顾客,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土壤,没有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生机与活力,没有众多消费者对海南菜的追捧,我个人也好,龙泉也好,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符史钦感慨地说。(记者 陈成智)

  史钦寄语

  谈宗旨

  “我们不追求赚快钱,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细水长流稳扎稳打,赚自己应该赚的钱。我不能说别人赚快钱不对。有些人可能做一两个项目就成了亿万富翁,但有些钱你可能赚不来。我们懂什么就做什么。”

  谈文化

  “做餐饮的没文化,有文化的不愿意做餐饮?我不信!我们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在企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烈氛围。”

  谈学习

  “龙泉历经25年发展,整体管理仍感觉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步伐,我们把店开到上海、开到新加坡,通过合作拓展的同时,可以通过派驻人员交流等形式,学习发达地区餐饮业发展在管理、技术、标准化等方面经验,从而反哺海南门店。”

相关新闻
海南万宁“巩卫”创出幸福城

“路上不见了槟榔汁,街上没有了乱停乱放的车辆,干干净净,整洁有序。”6月24日中午,从外地归乡的大学生陈娜在离开万宁汽车站的那一刻,忍不住为家乡点个赞,“一个学期没见,家乡越来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