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单位
田头村变“甜头”村——海口海关帮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脱贫纪实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海南文明网

海南文明网讯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坐落于海南省东方市板桥镇的田头村焕发着蓬勃生机,绿树红花掩映着一栋栋崭新的农家小楼,和煦的秋风拂过一张张朴实的笑脸,整个村庄显得格外美丽祥和。

田头村曾是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省级贫困村庄,全村共有191户668人,贫困户就有124户508人。2018年7月,海口海关所属八所海关开始转承板桥镇田头村63户贫困户脱贫任务;2020年3月,该关又被列为田头村定点扶贫单位。八所海关不断创新帮扶机制,狠抓精准落实,及时总结调整帮扶措施,3年来共计投入90万余元,提前一年帮扶田头村摘掉了贫困帽,彻底改变了田头村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2020年7月高质量通过国家普查验收。

产业振兴促经济

11月3日,天刚微亮,村民符达凤就来到了火龙果种植基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是符达凤务工的第二个年头,在家门口干活,他心里美滋滋的。

扶贫最有利的武器是产业,有了产业的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八所海关始终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田头村的主要经营产业为种植业,村民虽有自营种植业,但规模较小,收成较少,经济发展的潜力并不乐观。为此,八所海关结合实际,一方面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自产自营,对家庭自产自营收入达4000元的贫困户,大胆尝试“以奖代帮”模式,予以奖励化肥与种子,激励其扩种增养。今年对全村77户申报生产经营性奖补的贫困户给予资助化肥,并对现有种养的贫困户给予二次资助。另一方面,劝说贫困户积极参股政府兴办的扶贫产业,目前田头村贫困户共参与7家扶贫产业。同时经沟通镇政府将年出栏4000头猪的养猪场落户田头村,作为其专享产业,投产后前3年村集体收入32万元,3年后预计收入最高可超500万元,确保了田头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持续。此外,投入1万元为4户贫困户购买抽水机、割草机等农具,以支持原产业模式的壮大增量。

八所海关帮扶责任人祁雄曾说:“扶贫需三用,用心用智还用情。”经过八所海关诸多方面“真情实料”的奖励举措,田头村的产业得到厚养培育,今年种养人户数相较去年就增加了29户。

务工就业助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扶贫工作从治标转变为治本才是硬道理。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八所海关扶贫小组积极组织田头村贫困户参加绿化、花果基地等现场培训,让村民们学而所思、学而所得、学而所成。同时,对因疫情延迟务工的,就近联系种养基地灵活就业;组织贫困户参加比亚迪公司、海南椰屿坊食品有限公司和海口海关后勤管理中心以及东方市、板桥镇、东河镇等相关招聘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组织4名贫困妇女参加月嫂培训与上岗,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贫困户林某的儿子因为家庭困难,既想留守照顾家庭,又想外出务工摆脱贫困,同时也担心出去后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工作反而使生活陷入窘境。八所海关关员陶慧作为扶贫联络员,主动和同事一起到林某家中做思想工作,自掏腰包给他垫付路费和生活费,鼓励其外出务工。村民们在保洁、护路、工厂、月嫂等岗位上发光发热,不仅实现了“自助”也促成了“共助”,全村有劳动力贫困户每户至少一人务工就业,保障脱贫成效。

生态宜居保民生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才能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感谢政府,感谢海关,帮我们这些老百姓做实事。”这是贫困户符育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符育珍曾经住在漏顶的破旧房屋里,采光全靠“自然光”,挡风全凭“自身挡”,居住环境令人担忧。而他的问题,只是田头村贫困户住房困境的一个缩影。

为此,八所海关投入资金20万元,对田头村38户存在漏水、裂缝、无厨房、无窗户、无楼梯间等问题的房屋进行修缮,为贫困户修缮厨房、卫生间,并引导他们打扫卫生,清洁家园,宣传健康卫生知识,大力优化贫困户居住环境。此外,自筹资金17.6万元在田头村修建牛栏,将田头村约140头牛集中圈养,投入4.8万元美化村容村貌,彻底解决人居环境整治难题。

共助同行奔小康,脱贫攻坚在人心。八所海关帮扶小组用实干带领田头村民真正尝到了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的“甜头”,而田头村也变成了环境美、人文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甜头”村。(吴宛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