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快讯
海口美舍河:文化活水越千年
发表时间:2018-10-29 来源:海南日报

 

1.jpg

天蓝、水清、景美,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一隅。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2.jpg

海口市琼山区攀丹村唐氏大宗祠里的唐震画像。唐震是攀丹唐氏的渡琼始祖,后代中的唐舟和唐亮、唐舟和唐穆是明代的两对父子进士。 陈耿 摄

3.jpg

旧书中的明昌塔。 蒙乐生 翻拍

  从海口沙坡水库出发,沿美舍河向北走,一路清水相伴,绿植成群,河流两岸虽见楼舍俨然,但入巷访古,从当地居民口中得知这些村庄多有数百年历史,世系相承,美舍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当地儿女。

  龙潭水、学前水、潘公河、河口河、多伦河……在本地方言中,美舍河即“美丽的母亲河”,而在老人口中,美舍河曾有许多旧称。一条河在历史上有多少次名称变换,意味着它有多少次起落沉浮。物换星移,美舍河两岸风景变换,风流人物纷至沓来,火山文化、中原移民文化、南洋文化在此交织融合,使得美舍河流域历史上成为琼岛人文荟萃之地。

  近年来海口在对美舍河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注重发掘修复这条海口母亲河的文脉肌理,使美舍河千年风采得以重现世人面前。续古存今,作为海南人文历史的重要发源地的美舍河流域,已日益成为海口历史文化与当代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黄金区域、省会城市的会客厅与新时代发展的又一高地。

  风流人物古来多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的灵动婉约,总能给城市带来生机和底蕴。古人早已深谙此理,历史上多少渡琼的贬官迁客、本土的风流文士,或多或少都会与美舍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舍河流域可谓大贤兴起的基因库和人才辈出的哺育器。美舍河流经的府城素有“琼台福地”的美称,比如明代在府城镇朱云里先后诞生的丘濬、海瑞和许子伟,成为“一里出三贤”的千古美谈。

  “洋洋一掬水,纡石自为堤。”不知是诗给了水气韵,还是水给了诗生机,明代琼府名士郑廷鹄尤其喜欢美舍河,不仅时常为其赋诗,还在美舍河上游——今天的羊山地区创办“石湖书院”,每日在其中读书、写作、授徒,与好友饮酒,论古今天下事。

  海瑞墓、忠介路、海忠介公庙、海瑞故居……美舍河流域从上至下,与这位明代“海青天”相关的道路、建筑十分常见。海瑞以刚正不阿闻名,其主要事迹在于江南治水,其实,海瑞治水不仅仅在江南,更在这美舍河。1570年,被罢官回乡的海瑞,看到美舍河多年失修,河床淤塞,便向琼州分巡道唐可封提出疏浚河道的建议,而后海瑞和唐可封亲自率领民众疏河,终于疏通了府城出海的水上通道。

  除了海瑞,明代海南还有一名士叫唐胄,家在府城东边的攀丹村,今人对他熟知主要在于他纂修了《琼台志》。攀丹村如今离美舍河数里远,唐胄如何能与美舍河扯上关系?熟知美舍河历史的琼山区城东社区原社区主任王正安称,历史上美舍河到府城东门后便转身向东北出海,流经攀丹村,便才改道向北有了今天的河道。唐胄自小便在美舍河畔嬉戏、读书,晚年又在此设立“西洲书院”,教化乡民。

  除了当地名人,中原各地旅人凡到琼岛者也总要与美舍河发生一些联系。“大地浮香海,孤标涌梵幢。水天灵鹫现,地窟毒龙降。 日月悬空镜,乾坤照夜缸。望云弹五指,花雨堕虚窗。”明代万历年间,高僧憨山大师,曾云游到琼州府城,打算寻访觉范禅师的遗迹,在琼州其间,他寄宿在美舍河边的明昌塔,并作《登琼州明昌塔》一诗。

  宝塔古刹今安在

  时值深秋,海口也有几分凉意,来到美舍河国兴桥段,进行生态修复后的美舍河两岸依旧绿树成荫,许多市民来这里休闲散步。“就在河的中央,曾有一座明昌塔,是当时海口的地标建筑。”附近下洋村的居民文国材介绍,他小时还曾见到残存的明昌塔。

  明昌塔建于明代,1944年被日军拆掉上部3层,“大跃进”期间,又被群众拆除三层。到了“文革”时期,明昌塔最后一层被拆除殆尽。

  明昌塔旧址为何会在现在的河道中央?文国材解释说,原本美舍河河道弯曲,流水不畅,容易淤积。后来为了疏浚河道,治河者采用去弯取直的方法,将美舍河的河道拉直了,而明昌塔旧址刚好位于拉直的河道上,于是明昌塔遗址无存。

  相关文史专家认为,明昌塔有明显文化地标的含义,与一般的佛塔有明显的区别。对当地人民文化生活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也兼具灯塔的作用,显现海口作为港口城市的特殊性,还具有观光功能。由此,明昌塔在全国范围内都属比较难得的人文景观。

0.jpg

海口市美舍河边五公祠景区内有着近130年历史的“海南第一楼。”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同样在历史上声名鹊起,如今知道的人已不多的,还有美舍河畔的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宋朝,其旧址在今天红城湖路靠近五公祠的位置。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到此游览,赋诗抒怀,加上官员乘船至琼多由此上岸,天宁寺作为他们来到海南的第一站,其意义更是超脱了普通庙宇。

  “古寺楼台几废兴,入门双树叩山僧。空斋载酒随缘到,飞阁观潮问路登。”400多年前,明代海南名士王弘诲曾在诗中记录他与友人游览天宁寺的情景。历史上天宁寺几度兴废,直至20世纪初,天宁寺仍占地300多亩,殿阁巍峨。时光荏苒,历经千年沧桑的天宁寺已不复存在,如今只剩路旁一间小屋给怀古者一个念想罢了。

  历史上位于美舍河畔的名寺宝塔还有许多。文峰塔,位于府城丁村附近山坡上,曾传说关乎古代琼州文运的盛衰,塔立,则文运昌盛,塔圮,则科第寥寥;西湖娘娘庙,始建于宋代,今日依然在羊山西湖畔,香火旺盛;大兴龙普明寺,原址在美舍河流域中游,在元代曾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皇家佛寺、岭南最大的禅林。

  以文物古迹资源来看,在美舍河流域,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达1567处,已占海南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一。

  兼容并蓄成活水

  美舍河流域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圈和共生发展的聚集带,也是多元文化交融汇合、共生发展之地,海口的儒释道文化、妈祖文化、冼夫人文化、南洋文化、火山文化、宗祠文化等,大多都与美舍河有关,在此交融发展,孕育出海南本土文化。

  在海口的各个姓氏的家谱中,开篇叙述的大多是其渡琼始祖,迁徙,成了此地先民们共有的记忆,而包容,则成了这里的城市文化基因。作为海口的母亲河,美舍河流域成了众多外来客在海南落地生根的地方,也成了迁移文化底蕴浓厚之地。

  美舍河蜿蜒流至海府路地段,有一座“流芳桥”,由东向西走过桥,可见红墙碧瓦,屋舍俨然,此即五公祠。今天的五公祠景区包括了五公祠、苏公祠、伏波祠等一组文化风貌建筑。其中最早建于此处的应是苏公祠。

  据史志记载,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年)被贬来琼,借住金粟庵,发现周围居民饮水不卫生。一向关心民众疾苦的他,发现投宿地“众泉觱发”,清澈甘甜却无人汲用,于是他指认泉穴位置,并发动居民掘井,得甘泉两眼。近千年来,泉水不竭,美谈不断。

  五公祠是为纪念古代五位来琼的名臣先贤,1889年修建至今已有近130年历史。在楼的正前方,分别竖立着他们的雕像:“五公”之首为唐代爱国宰相——李德裕,接下来是宋代李纲,其文武双全,曾力主抗金。再往前,是宋代先贤——赵鼎,性格刚烈,强烈主张国土不容有失,应收复河山;第四位是南宋大学士李光,曾在琼11年,兴办学堂,传播中原文化,发展海南当地教育事业;最后看到的是南宋先贤胡铨,深入琼岛南部传播中原文化。

  五公祠之所以能称为海南第一楼,最根本的原因还于其所纪念的五位先贤的高风亮节。

  其实,从苏东坡歇脚开始,五公祠所在地有着近千年的渊源,孕育着海南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美舍河流域,外来文化在此落地生根的还有许多,这些外来文化后来也逐渐融合演变为今天海南本土文化,成为海南共同的文化记忆。在府城内琼台福地,宋后从中原来琼的官员文士多居住于此;东面的攀丹村, 古称番诞村或番疍村,后来南宋爱国将领唐震被贬落籍于此,又带来中原文化,成为多种外来文化融合之地。

  从美舍河上游来到下游,仿佛唐宋经过明清走到了晚清民国。

  走进骑楼老街,或是步入得胜沙路的某个小巷,民国时期的南洋文化记忆便出现在了脑海之中。上世纪20年代,活跃于东南亚的商户和劳工成为南洋文化的传播者,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带到海口,为海口增加了一份异域风情。百年将近,兼容并包的海南文化将其融入自身,如今已成为海南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成就了美舍河这一脉文化活水。 (记者 梁君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