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快讯
儋州:80幅作品带您领略千年古郡风采
发表时间:2018-10-26 来源:海南日报

  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大厦、绿水青山环抱之下的主城区、自然风光绝美的松涛天湖,儋阳新楼、千年盐田……近日,一场名为“千年古郡展新姿”的摄影作品巡展在儋州市图书馆举行。80幅作品定格的瞬间见证儋州30年来的历史变迁,让不少前来观展的市民游客感叹:“谁不说咱儋州美!”

  从风土人情、风光景点,到城市变化、社会变迁,一幅幅鲜活的照片展现了儋州的人文风情、自然生态、历史变迁,诠释出儋州的发展活力、文明风采和城市特色。

  经济发展绘就美好蓝图

  漫步在儋州市图书馆展厅里,一位老者引起了海南日报记者的注意,他独自一人认真地欣赏着每一幅照片,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老人叫王建唐,今年已经81岁。“看到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这座城市30年来的变化,而我也在这30年里,切身感受到了儋州发展的速度。”王建唐高兴地说。

  近年来,儋州坚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为引领,以那大、滨海新城建设为重点,以“百镇千村”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五网”基础设施等建设,城市的发展体现在了百姓的生活中。“每天一点小变化,汇聚成如今儋州的大变化,尤其是看了老照片,这样的对比更加强烈。”王建唐表示作为儋州的市民,他很自豪。

  而不断加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了儋州经济统筹发展的底气。通过大力发展的热带高效农业、旅游会展业、互联网信息产业、新型工业和海洋产业、文化体育和教育等新兴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实现着转型升级。

  仅旅游而言,儋州近年来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儋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东坡文化旅游区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及兰洋温泉风情镇等一批风情小镇,突出当地独特的旅游元素,丰富旅游体验性。

  保障兜底尽显民生情怀

  对白马井镇学兰村的贫困村民唐用局来说,儋州发展的变化,体现在自己再普通不过的生活上。两年前,为了帮助他尽快脱贫致富,当地政府聘请他担任了镇里的护林员。“护林员每个月收入很稳定,下班了还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唐用局笑道,除了送岗位,政府还帮扶他发展起了黑山羊养殖产业,如今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民生是最大的根本。儋州坚持把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年年圆满完成为民办实事事项。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62.09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4%,同比增长13.4%。

  今年儋州计划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11亿元,实施项目56个,包括种植业16个、养殖业26个、其他产业14个。目前,56个项目已全部落地生产,参与产业发展建档立卡贫困户10848户48517人,基本实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全覆盖,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一个产业,确保年底有一定收入。

  此外,为进一步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截至9月,儋州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98期,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3056人。举办就业扶贫招聘会25场,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5532人;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4期,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3148人;投入开发公益性岗位和扶贫奖励资金3000多万元,开发就业扶贫特设岗位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1586人。

  文化生态和谐引人入胜

  儋州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诗乡歌海”之称,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书法之乡”。调声、山歌、诗词、楹联、书法是儋州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

  调声表演,作为儋州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在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此外儋州古法制糖技艺、海盐晒制技艺、儋州山歌、端午习俗泊潮海龙舟等,也均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儋州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圆满完成年度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去年儋州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和国家海洋督查组移交工单整改工作,共办结177件。

  此外,儋州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拆除违章建筑15.98万平方米,那大镇城北社区、和庆镇美万新村被授予我省“无违建村(社区)”称号。

  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对全市23条主要河流进行分级管理,投入3191万元进行南茶河水污染治理,南茶河水质达标率为100%,启动472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完成造林绿化5688亩;启动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完成退塘还湿250亩,并在2017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记者 林晓君 通讯员 韦雪梅 何秀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