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快讯
澄迈大边村“医生书记”治病根更治穷根
发表时间:2018-12-14 来源:海南日报

1.jpg

大边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志强(中),在村办鸿源服装加工厂与工人交流。苏晓杰 摄

  初见澄迈县文儒镇大边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志强,他身着洗得有些发白的黑色套头衫和牛仔裤,鞋上粘着雨后的泥巴,身旁是一辆半旧不新的电动车。近两年来,这位曾经的医生就是骑着这辆电动车走村入户、诊治“穷根”。

  12月10日下午,陈志强又一次穿过村庄,许多记忆浮现脑海:16个月前,他带领大伙拆去废弃房屋,建起供村民休憩聊天的绿化广场和文化长廊;9个月前,他引来的鸿源服装加工厂投产,吸纳村民就近就业;近两年来,他15次组织医疗专家到村子及周边义诊,免费发放的药品价值超过23万元……

  “听说陈书记即将要结束驻村挂职工作,大伙都很舍不得。”大边村委会副主任林仕光直言,陈志强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好干部,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驻村第一书记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望闻问切

  步行走访发现问题

  有车不坐,非得走路,这个省城来的“第一书记”有点怪。林仕光还记得陈志强去年2月刚到村时的场景,“村干部天天跟着他步行,把每家每户都走了个遍。”

  实际上,陈志强此举用心良苦。彼时,村道路两旁堆满垃圾、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问题遗留多年。“看到这样的环境,作为医生,我首先担心村民的健康问题。”陈志强说,因此,他有意带着村干部沿村道步行,让他们随着他“望闻问切”,把平日里可能忽略的卫生问题重视起来。

  随后,陈志强多次组织村干部、党员及村民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在下辖6个自然村增配保洁员,实行按片区管理,并指导村民做好内务及房前屋后卫生工作,使各村环境卫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面子’干净了,‘里子’也要兼顾。”陈志强意识到,除了引来好医生到村义诊,村子的卫生室也要“强”起来。为此,他先后协调派驻单位省中医院向村卫生室赠送理疗仪、按摩床等价值4万余元的医疗器材,并为村子增添大量药品,让更多村民体会到了“小病不出村”的便利。

  治病治根

  引来工厂助村民就业增收

  12月11日上午,在位于大边村内的鸿源服装加工厂,村民邱海梅熟练地进行服装加工,数十张独立的布片经过她的巧手,很快便被缝制为成衣。按照加工工艺复杂程度,邱海梅每做一件衣服,能挣几分到1元,每个月有2000多元。

  在加工厂里,像邱海梅一样的工人现有42人,其中14人是贫困村民,每月收入1000余元至3000余元不等。过去,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陈志强没少费工夫。

  “大边村村如其名,地处边远,村里322户人家过去大多靠种植橡胶、槟榔、水稻为生。”陈志强说,近年来,由于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大边村有朝“空心村”发展的趋势,让他很是着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志强结识了在外打工的林举平,“他告诉我,有位来自广东的老板想在澄迈建服装厂,在选址上颇为犹豫。”陈志强说,这让他看到了机遇。

  于是,陈志强多次与客商协商,并给出优惠的租金福利,最终让鸿源服装加工厂落户村里,就近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今年10月,陈志强还整合政府资金100万元对厂房进行扩建,扩大规模,以让更多村民就近就业。

  对症下药

  帮扶“处方”因人而异

  近两年来,陈志强吃住在村,骑着一辆电动车走访了大边村所有低保户、五保户、残疾困难户,每个家庭的困难他都明了于心。

  “必须‘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保障他们的生活。”陈志强说,对于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他协调省中医院出资20余万元帮助他们修建棚舍,发展禽畜养殖产业,并招收部分人员进入省中医院工作;对于劳动力欠缺的贫困户,则纳入“公司+合作社”项目,通过定期分红帮助他们增收发展;对于考上大学的贫困户子女,陈志强也积极筹集学费,为孩子在求学路上“扶一把、送一程”。

  忙完一天的工作,夜色渐浓,陈志强走出办公室,看着这片自己用心付出过的土地,良久无语。

  “我们都知道陈书记对村子有感情。”林仕光说,道路旁的一排排路灯,是陈志强多方筹集资金修建的;2.24公里的乡村道路硬化,也少不了陈志强的功劳,“我们希望他有时间便回来看看,再和我们聊村子情况,说发展思路,就像现在一样。”(海南日报 记者 陈卓斌 通讯员 黄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