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网首页 >> 文明风尚
探寻三亚古村保平村:千年史歌中传承的传统与传奇
发表时间:2018-12-24 来源:三亚日报

0.jpg

12月22日,采风团参观崖州区保平村现存民居古建筑。记者 孙清 摄

1.jpg

富有特色的保平村现存民居古建筑,吸引了采风团成员的视线。 记者 孙清 摄

2.jpg

保平村现存民居古建筑上精致的雕刻艺术。 记者 孙清 摄


  千年古树环抱,龙溪凤水交汇,古民居错落有致,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海南十大文化名村、革命老区村。千百年来,保平河蜿蜒流淌,古建筑接受风雨洗礼,革命烈士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保平人……保平村讲述着传统与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 保平村的河水会发光

  在崖州区,有一座古老的村庄坐落在这里,唤作“保平村”。12月22日,三亚日报历史文化采风团走进保平村,探寻这座千年古村的文化基因。进入保平村,几棵酸豆树便映入眼帘,粗壮的树干和繁茂的枝叶形成了巨大的遮阳伞,三两村民在树下乘凉聊天。张远来是土生土长的保平村人,也是三亚历史文化专家。据他介绍,这几棵酸豆树,从树干之粗、腐烂部位和长势情况来判断,至少有千年的历史。张远来说,现在村东、村西各保留5棵、4棵,树龄都在上千年,是珍贵的古树。距村东5棵酸豆树不远,一条河流静卧。这条河叫保平河,也叫“龙溪”。关于这个“龙溪”的由来,张远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保平河周边长满了酸豆树,树下有一户打铁匠在河边打铁为生。由于技艺精湛,很快这家铁匠铺便扬名全村,打铁“番号”高高挂起,旗杆上挂有龙角。有一次,铁匠家的女主人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打落了旗杆上的龙角,龙角掉入水塘的瞬间,原本毫无生气的龙角忽然变成了一条沸腾的龙,龙头伸向保平港,龙尾一直延伸到宁远河。因此,人们也把这条河叫做“龙溪”。

  “‘龙溪’的传说虽然没有文献记载,但是在村里口口相传。”张远来说,或许是因为“龙溪”有龙,保平河的水才会发光。《崖州志》记载:“……保平铁路塘水发光,宵可照读。掬之,则掌如散珠。取其水泼暗室中,亦白如银。三月不绝。越三年,再光一旬云。”“我本人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也见过保平河发光,明亮程度就像《崖州志》中记载的一样,当时保平村的人也都看到了。”张远来说,后来河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保平河也就再也没有亮过了。现在区里正在修复保平河道景观,保护保平的生态环境。

  与村东会发光的“龙溪”对应,村西有一条不会像“龙溪”一样发光的河被称作“不亮溪”(海南话音译又叫“波浪溪”)。张远来说,由于“不亮溪”发源于凤岭,又叫“凤水”。“龙溪”“凤水”一东一西,一阴一阳,在保平港交汇流入大海,是海南环海水道的起点、终点,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保平人。

  ﹥﹥传统建筑

  清至民国40个院落仍在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保平村犹如一个古老的世外桃源,静静地吟唱着千年史歌。这里的传统古民居,三开间的,院落式一栋栋,一片片,构成崖州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民居建筑群。在张远来的带领下,采风团先后参观了陈家宅、何家宅以及当地最负盛名的张家宅。这几处古宅的建筑风格、院落格局是保平村典型的古建文化风貌。堂屋、耳房、厢房、照壁围成了以天井为中心的院落格局,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呈三合、四合院的建筑风格。采风团成员在一段村道、一条巷子之间来回穿梭,感受这座古老村落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些古民居或雕花绘画工艺精美,或以木质穿斗式建筑结构凸显特色,或名人辈出历史悠久。其中陈家宅为南宋宰相陈宜中之后迁居崖州、落户保平的故居;张家宅门楼在文革之中得到保护幸免于难,公鸡晨鸣、寿喜合体的图案仍清晰可见;何家宅的祥云屋脊当属最美。

  “保平古民居在文革时期遭受破坏,几乎没有一家祥云屋脊幸免。”据张远来介绍,三亚后来找了文昌工匠进行修复,以特别的技艺还原了传统风貌。“修复完后不久便遭强台风‘海燕’的袭击,当时大家心里很不踏实,以为刚修建好的祥云屋脊会被损坏,谁知第二天台风过后,祥云屋脊依然完好如新。”

  采风中,自发前往保平村考察学习的多位三亚学院学生加入了采风团队伍,一起听文史专家张远来老师讲解保平古民居。据介绍,保平村古建院落年代较久的大约有三百多年历史,这一类古建原有46个院落,如今仅存40个,时间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明代进士周世昭的故居几年前被拆除了。”张远来说,现在保平村已经没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了。“古建院落民居群是保平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保平古建的修复一定要严格按照古民居原来的格局和风貌进行,作为一名保平人,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还原保平村传统建筑文化。”张远来说。

  ﹥﹥红色传承

  “革命四先驱”创建崖县党小组

  在保平村传神的河道、传统的古民居建筑之中,孕育着传奇不朽的红色革命。这里的每一处粉墙黛瓦、每一阵椰风蕉雨,都经受过血与火的洗礼,都蕴藏着感人至深的故事。

  三亚市作协原主席、市政协社法委原主任罗灯光带领读者到保平烈士陵园参观瞻仰。据他介绍,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保平村至少有23名优秀儿女英勇牺牲,保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刻着他们的英名,其中就有崖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和崖县农民运动的领导人麦宏恩。

  麦宏恩1899年出生于保平农民家庭。1926年春,广州国民大学学生麦宏恩协同先后从广州回乡的崖县学子陈英才、黎茂萱、陈世训,在崖城成立崖县第一个党组织“崖县共产党小组”。“他们四位是崖州革命的先驱。”罗灯光介绍,1926年秋,共产党小组在崖城一高秘密建立崖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崖县东南支部”。与此同时,崖县农民协会在崖城四邑会馆成立,麦宏恩当选农会主任。1927年春,麦宏恩返校上课不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他不幸被捕入狱惨遭杀害,时年28岁。

  烈士名单中还有堂兄弟烈士、父子烈士。何绍宗毕业于黄埔军校,后以中共党员名义参加十九路军,当上连长。1932年,十九路军发动淞沪抗战,何绍宗率部参战,他和连队在浙江竹林村的一座山头上,遭到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全部以身殉国。堂弟何绍尧,保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所刻的第二个名字,崖县县委委员、组织部长,梅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1941年秋,他执行侦察任务时,被日寇包围在水南村甘蔗园里。他顽强抵抗,击毙1名日军少尉和两名士兵,因受伤被捕,最后遇难。保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所刻第三、四个名字分别是麦宏魁、麦德兴,他们是父子。父亲麦宏魁是麦宏恩堂弟,琼崖纵队战士,鏖战沙场,遗骨黑眉岭;儿子麦德兴,琼纵连指导员,和当卫生员的恋人在保亭加茂战斗中一同战死,年仅22岁。

  “英烈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红色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罗灯光说,这些革命烈士为了三亚的革命事业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不能遗忘他们。 (记者 陈吉楚 见习记者 孙梦聪 邢晓赢)

相关新闻